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年龄小于35岁的病人在出现脑卒中症状后,经常会被误诊,研究发现如果医生在病人被送至急诊室的48小时内对病人进行磁共振检查,误诊的可能性会大大地降低。
底特律州立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以及韦恩州立大学的医生研究小组发现,年龄小于35岁的病人在出现脑卒中症状后,有更大的风险被误诊。研究人员查看了77名因为出现脑卒中症状而被送往急诊室的病人(平均年龄为37.9岁)的病例,这些病例中,11名病人(14.5%)在初诊中被误诊。
如果医生在病人被送至急诊室的48小时内对病人进行磁共振检查,误诊的可能性会大大地降低。如果用救护车送达出现脑卒中症状的病人,误诊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研究小组推测,救护车送达可能提高了急诊室医生对于病人病情严重性的认知。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韦恩州立大学底特律医学中心脑卒中研究组主任以及神经学教授Chaturvedi博士认为,对年轻脑卒中病人的早期精确诊断可以降低偏瘫或者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数量。
他认为,部分原因是遇到年轻病人时,急诊室的医生可能不会想到脑卒中,因此当年轻病人出现眩晕呕吐时,应该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
在48到72小时之间,没有很好的临床干预手段可以改善脑卒中预后。静脉注射溶栓药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只被证明用于急性脑卒中有效。当出现脑卒中症状后,必须在3小时内注射上述药物以降低永久残疾的发生。
这项研究是同一批研究者在2009年一项研究的继续,这些研究者回顾了在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综合脑卒中中心年轻脑卒中患者注册中心注册的年龄从16岁到50岁的57名患者的7年病例数据。
4名男性患者和3名女性患者,其平均年龄为34岁,被误诊为偏头痛,眩晕和酒精中毒或者其他疾病。他们离开急诊室后发现患有脑卒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