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共有来自海内外放射学领域的300多名知名专家到会并做学术演讲,有超3000名从事医学放射影像相关学科医生代表参会。
作为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的冯晓源教授在《影像医学的发展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影像学发展中有代表性的磁共振pH成像技术,以及CT的发展史。他透露,虽然CT从早期高辐射CT进化为现在的微辐射CT,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1980-2006年,医学辐射却从人均0.53mSv增至3.1mSv,其中一半源自CT,CT已成为最大的非自然辐射。
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冯晓源教授
冯晓源教授预测,随着影像数字化的发展,预计在21世纪,影像医学将被重新定义,其重要性和生物探索的核心目的不是它所使用的工具,“我认为影像医学将是以空间和时间分辨生物学信息的交叉学科的核心,将来最重要的将是信息科学。”他认为,影像学将成为预防、治疗和康复效果监测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未来影像医生应具备分子生物学,信息学,循证医学和技术评估能力。
对于近30年来影像医学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日益细分,各自独立的现状,冯晓源教授强调,医生在诊疗中应该将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影像医学的发展融入整个医疗过程,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诊疗组织,才更利于系统性的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