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3年IBS已有比较权威的定义——一种非器质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由于遗传和心理因素作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的易感性,出现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和粘膜免疫的变化,患者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不适,并有排便紊乱的特点。
既往强调的诊断要点是:排便后腹痛减轻,腹痛时伴大便次数增多;腹痛发作时大便变稀,明显腹胀。上述方法现在依旧在食用,但在鉴别器质性肠病上价值有限,需要适时作恰当的检查。确定IBS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便尽可能以器质性疾病本身解释所有的症状,轻的器质病也可以与IBS同在。
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专家推荐主要治疗方法有三,分别是饮食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的辅助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详细的解说。
1、饮食治疗
食物的色香味等通过脑肠轴可诱发胃肠道反应,在IBS患者一般更强烈些,但存在差异,尽量避免可引起肠胃不适的食物,培养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过去单纯强调高纤维饮食,而目前认为除非患者有便秘存在,一般的患者应依据个体对纤维素的反应状况,调整纤维素的摄入。减少易产气的食物的服用。
2、心理治疗
心理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已成为常识,现在尤为重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师应该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沟通,保持长期与患者的联系。认知治疗是一种短期心理学治疗模式,是以建立个人的正确认知为目的,通过认知教育和行为,纠正患者对疾病曲解的知识,达到正确认知的重建,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和躯体症状。强调认识所患疾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行为,达到长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药物治疗
主要对有显著症状的患者,由于IBS患者的症状复杂多变,且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间复杂的关系,目前的药物都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如:得舒特,为代表胃肠选择性的钙离子拮抗剂,其在各类平滑肌解痉药中最受欢迎,目前在数十个国家使用,但是其对腹痛的疗效仍存在争议。近几年,益生菌治疗很受重视,具有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成为了研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