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就像一个小宇宙,一切都处于动态、发展的平衡之中,从而保持形态和功能的正常。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这种平衡的破坏,至一定程度则出现较显著的临床表现。许多慢性疾病在发病前已有种种失衡前的表现,若此时予以及时的纠正,则多可“改邪归正”,使人体继续维持正常水平。
发现亚健康状态并给予恰当处理,在医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十分显然的,但在实际实施中却甚为困难。我国古典医学中所称的“治未病”,含义深邃。
“治未病”这一概念,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是再恰当不过的事。糖尿病从“细微变化”到发生糖尿病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有人估计大约有5~8年的时间,其间大致可分为“三部曲”,若从“细微”时入手,大多可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预防,而到了临床期糖尿病则目前尚不能根治,成为终身性疾病。由此可见早期预防的重要性。但多数人在这漫长的时间内却对其“麻木不仁”,任其发展。对这病前“三部曲”施以科学的干预则可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下面简述其发病的“三部曲”的特征及其干预方法。
体重增加、肥胖……
2型糖尿病人发病前在体重上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大约80%的人有体重过重或肥胖史,即使是现在呈消瘦者,你只要问及其一生体重变化,他们多可回忆起来,甚至滔滔不绝地谈起有关肥胖的轶事。肥胖的程度视各人而异,多数可超过理想体重的20%~40%,有的可伴有肥胖所常有的伴随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始动因素,当然肥胖的发展是缓慢的,大致有数年的历程,此正是溃堤之蚁穴。肥胖的实质是体内脂肪过多,脂肪过多可引起胰岛细胞的局部致脂肪浸润,受损;对整体讲,引起胰岛负荷过重。进而发生“多米诺骨牌”现象——推动一张骨牌,则如排山倒海般,一连串的骨牌全部倾跌。
引起肥胖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是摄入过多和消耗过少或二者兼有,大多数糖尿病人起病前都有一段进食偏多和运动不足的历史。有人说只要把住食物“进口”这一关和身体勤于运动,体重过重和肥胖是可以避免的。最好家里备有一台体重计,每周晨起排尿后空腹时测一次体重,并把它记录下来,连续测量,绘制动态曲线,监测体重变化。一旦发现体重有升高趋势时,表明体脂增加,应分析并从进食量和运动变化中寻找原因,采取适当措施使其体重尽快回落。若以上措施无效,则应去就医。
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并使体内的肌肉和脂肪比例大致正常,对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是有效的,对预防2型糖尿病更是极重要的一环。
血胰岛素浓度……
胰岛素是影响糖代谢的主要的内分泌激素,有显著的促进糖利用的作用。人体经消化道吸收的糖类食物在肠道内大多变为葡萄糖,并吸收入血,然后转化,或氧化分解产生热量,或在肝脏内以糖原形式贮存,或转化为其他物质(如脂肪),在这些过程中,都离不开胰岛素这一“中介”物。胰岛素是由胰岛腺的胰岛细胞分泌,血中的胰岛素浓度(包括基础和释放)在糖尿病发病前已有一定的异常,测定其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高胰岛素浓度是2型糖尿病进展的第二步,此时的表现有:
●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升高,正常者为5~10微国际单位/毫升。
●进食后的胰岛素释放延迟。
●胰岛素释放峰的高度异常:升高、降低或延迟。
上述变化实际上是在对你发出“黄牌”警告:你的胰岛功能已有改变,此时虽然血糖可能尚处正常范围,但胰岛已处于超负荷状态,接下来就可能进入糖代谢异常。
高胰岛素浓度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表明胰岛负担过重;其二,长期过高,可引起许多不良作用,如诱发小血管硬化等。
对已处高胰岛素水平者,应积极想方设法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胰岛素浓度。主要方法有:适度节食,可减少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运动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这意味着同等量的胰岛素可起到较大的生物效应;减少体脂总量、增加肌肉总量,使人体完成从“肥胖型”向“健美瘦肉型”良性转变,从而在根本上减轻胰岛的负担。医学研究表明,通过以上处理,多数人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糖耐受试验……
要检测一个人对糖的耐受水平,可做相应的试验,其中最可靠、最简便的方法是葡萄糖耐受试验。这相当于要测定一个人的劳动能力,可给予负担一定的劳动量,观察其胜任能力,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2型糖尿病进入发病的第三步是糖耐量受损。此阶段没有任何症状,空腹血糖正常,更没有尿糖,是一个貌似正常的“亚健康”人。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主要注意点为:糖的负荷量要精确,即75克葡萄糖;采血时间要及时(服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和180分钟时)。当然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将测得的血糖值记录在座标纸上,如此连接成一条动态曲线。葡萄糖耐量受损者,在此时可“原形毕露”: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尤其是服糖后2小时血糖值仍居高不下。而正常人在进糖后2小时已将其“有效消化”,血糖值已大致降至进糖前水平,此即称糖耐量受损。糖耐量受损进一步发展则进入糖尿病阶段,此时即使不给予糖,其血糖水平亦常处较高水平,此后,离出现临床表现如多尿、多饮、多食,乃至体重减轻等已指日可待了。
糖耐量受损期的主要处理办法,与高胰岛素血症期相同,只是给予病人的可预防时间和空间更为有限了。更应珍惜时间,采取有力举措,“力挽狂澜”。
总之,糖尿病是一个可预防、可控制之病,每一个中年人都应设立几道防线:注意防止肥胖、定期查体检测和早期诊治。
拒绝糖尿病,着手未病时!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