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宝宝秋天吃七种水果可抵御过盛肺气

家庭医生在线 2012/9/17 14:24:21

  根据中医营养学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如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以防肺气过剩。而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增加肝脏的功能,可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水果可供妈妈们选择,让宝宝尝尝水果大餐。

  苹果

  营养丰富,为水果佳品之一,除供鲜食外,也可进行加工。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止泻、通便之功效。幼儿消化不良,可榨汁服之。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

  石榴

  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葡萄

  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葡萄除含有大量葡萄酸、果糖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钙、铁、磷等对宝宝健康成长非常有益的物质。

  芒果

  性味甘、酸、凉、无毒,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效。芒果色、香、味均佳,营养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且容易入口,很适合宝宝食用。

  杨桃

  性味甘、酸、平,能生津止渴,据古代医书记载:“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秋天宝宝易患风热咳嗽、咽喉肿痛,用杨桃洗净鲜食可治。

  柚子

  性味酸、寒、无毒,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果肉风味甜酸适口。柚子以含维生素C丰富而著称。维生素 P的含量也较柑、桔、橙略多,因此更有益于肥胖症宝宝。

  以上仅是以水果为例,来说明秋天常吃些酸味的食品大为有益,当然还有些蔬菜,让宝宝常吃也大有好处。但妈妈要切记,摄入量要控制好,做到均衡饮食,否则便适得其反了。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饮食应注意什么?

享受美食原则一:营养滋补易消化  当天气转凉,调补身体颇有必要。但那种不看身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羊肉突击食用,并称之为“大补”的方法是很不科学的。秋季养生的饮食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   享受美食之原则二:甘淡滋润防干燥  秋季应适当多进食一些滋润甘平的食物,既养肺润肠,又可防秋燥带来的肺及胃肠津液不足而引起干咳、咽干、便秘等不适。 多吃润肺润燥的水果,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多吃耐嚼、富有纤维的蔬菜,可保持肠道水分,多咀嚼又会“生津润燥”。    享受美食之原则三:少辛增酸忌苦燥  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肺气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在秋天“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的肺气。

Q:秋季饮食要注意什么?有什么食疗方?

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  一般说来,生姜是一味养生佳品,具有去腥、解表、散寒等作用,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药食两用之品,但生姜的使用,在一年四季之中只有秋季不适合使用,在一天之中,晚上不适合食用。秋季应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为我们的顺时养生提高了很多便利,在秋季食酸的季节,恰好有大量的水果成熟,因此,食用应季食物,就是顺时养生的内容。同时,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伤人会产生干咳、咽喉疼痛、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身体的不适,多食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  介绍几种适合秋季食用的汤水———  1.莲藕排骨汤:材料:莲藕500克,猪排骨500克,黄酒、生姜、葱、盐少许。制作:猪排骨切段,飞水;将藕洗净切片,与排骨同置1500毫升温水之中,加黄酒、姜、葱少许,水沸后文火炖90分钟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食用。功效:补脾益肺。适合于任何体质服用。  2.雪梨银耳羹:材料: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100克。制作: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去掉硬根。锅内加水,放入梨、银耳、冰糖,煮半小时,即可食用。功用:益气、滋阴、止咳,预防秋季燥咳。阴血虚体质更宜。  3.蜂蜜蒸百合:材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制作:将百合和蜂蜜拌匀,蒸熟。不时含数片,嚼食、咽津。功效: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4.甘蔗山药粥:材料:新鲜甘蔗榨汁约100~150毫升,山药50克,粳米50克。制作:用蔗汁与山药、粳米一同煮粥。功效:本粥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5.生地粥:材料:生地黄30克,75克粳米。制作:将鲜生地黄切细,用适量清水熬约半小时后,滤汁,再复熬一次,合并药液浓缩至约100毫升,备用;75克粳米淘洗后煮成白粥,加入生地汁搅匀,食时可加白糖少许。功效:本药膳具有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食少、消瘦、热症心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症。  6.山药薏米粥:材料:薏苡仁60克,生山药60克,柿霜30克制作:将山药捣碎,柿霜切成小块,同煮成粥。功能: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泄泻,食欲减退等脾肺气虚的病症。

Q:秋季不宜吃什么?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