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大多具有药源丰富、容易寻觅、质地新鲜等特点,可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用量应遵医嘱,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用的药引用法如下:
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的作用。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等症的多种中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可取生姜3~5片(9~15克),水煎取汤送服。
芦根:以鲜者为佳,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适于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者。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效佳。
盐: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两克,加250毫升水溶化即可。
米汤:能保护胃气,某些治疗肠胃疾患的苦寒性药物,如更衣丸,宜用大米汤送服,香连丸宜用小米汤送服。用时取煮饭时之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
红糖:具活血散寒补益的作用,治疗妇科虚寒、血虚诸症的中成药可用红糖水送服,每次用量为50克。
藕汁:能清热止血,如用鲜藕汁送服十灰散,止血效果更好。取鲜藕洗净、切碎,加凉开水少许共捣烂,用纱布裹挤压取汁,每次用半杯(约100毫升)。
葱白:具有通阳散寒助发汗的作用。治疗外感风寒,可取葱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荆防败毒丸等药。
黄酒或白酒:酒性辛热,功能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闭经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药,如活络丸、跌打丸等,都可用温酒送服。常用量为黄酒25~50毫升,白酒酌减,亦可根据性别、体质、酒量等情况调整用量。
此外,润肺止咳的蜂蜜,补脾和胃的大枣,清热利尿的竹茹、灯心草等也可作药引,有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
一、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
1.中成药与汤药同服 对于因含贵重药或挥发性成分的中成药,因不宜同饮片一起入煎,可以用汤药送服或化服中成药。
2.中成药与汤药交替服用 这是指同种处方组成的成药与汤剂交替使用。有些汤药因与成药及其他药药效起冲突,所以必须分开隔时服用。如白天服汤药,晚上服中成药;或根据病情先服汤药治其急,后服成药以巩固疗效。
3.中成药与饮片同煎 为了促使中成药内服后尽快吸收起效,可将中成药装入布袋或直接与饮片同煎。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
中西药合理配伍,固然可以增强疗效,但因中西药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不兼通中西医药知识的医生和患者,切勿盲目将中西药配伍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二、中成药服药时间和方法
(一)服药时间
1.无特殊规定的一般口服中成药,一日量分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饭后0.5∽1小时各服一次。
2.补益的中成药宜饭前服,但补阴药宜晚上18∽20时一次服,补阳药宜在早上6∽8时服,以此保持药效与人体阴阳、脏气气律的消长一致。
3.危急重症使用中成药必须及时,为了保证药力持续发挥,可将所需药量酌情分次给予或不拘时数服用。
4.镇静安神的中成药应在睡前1∽2小时服用。
5.截疟药应在发作前3∽5小时给予。
6.祛痰制酸中成药宜饭前服。
7.消食及对胃有刺激的中成药均宜饭后服。
(二)服药方法
1.内服
(1)送服:又称“吞服”,即用水或药引将成药经口送入体内。送服药物时,要注意服药的姿势和送药的饮水量,一般以站立服药,饮水量超过100ml为佳。同时还要注意:大蜜丸宜掰成小块吞服;肠溶片剂整粒吞服,不可压碎;液体药剂宜摇均后服;止咳、润喉的药液服后不必用水送服,使其在咽喉、食管挂一薄层效果更好。某些疾病若出现服药后呕吐,可先饮生姜汁少许或用生姜片擦舌之后然后服药。
(2)调服:即用糖水、乳汁或温开水将成药调成糊状后服用。此法适用于小儿和不能吞咽的病人。散剂直接倒入口中用水送服容易呛入气管,一般宜调成糊状。为了加快蜜丸、水丸的吸收,也可压碎调成糊状服。
(3)含化 系将成药含于口中,使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
(4)炖服 亦称烊化,阿胶等胶剂常用开水或黄酒炖化后服用。
2.外用
(1)涂撒患处:即运用外用油膏、外用散剂、药液等成药在洗净患处后涂一薄层。
(2)吹布患处:即用纸卷成直径约2∽3mm的小管,一端挑少许药粉,一端对准耳内、咽喉或牙龈等病灶将成药粉直接吹入。
(3)贴患处:大膏药微热烘软后贴患处,小膏药、橡胶膏直接贴患处或规定部位。如遇外伤,待询问医生后方可使用。
(4)纳入腔道:是将栓剂按医嘱纳入肛门或阴道的一种外治法。
(5)其他外用方法:尚有滴耳、点眼等。
3.注射
注射有皮下、肌肉、静脉、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药注射法要求严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