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小肠间质瘤CT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 2012/8/23 14:25:54 举报/反馈

  男性,41岁 腹痛,血便 脐周压痛(+) WBC:21.5×109/L,NE%:88.1% Hb:15.6g/dl,血淀粉酶:21 U/L 肿瘤标志物:阴性

  

诊断为:小肠间质瘤

  

诊断为:小肠间质瘤

  小肠间质瘤是原发于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而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既不是平滑肌来源也不是神经源性的消化道肿瘤。

  GISTs的发病率不高,约为1/10万~2/10万。但是GISTs却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ISTs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人,40岁以前少见,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0岁~65岁。据统计约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不足10%发生在食管、结肠及直肠,男女性无差异,GISTs也可能发生于网膜和肠系膜。GISTs的症状主要与肿瘤的大小、部位、肿瘤与胃肠壁的关系及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肿瘤较小者常无症状,往往在癌症普查和其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若较大者,则可引起各种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及便血。其次还有一些症状如贫血、体重下降等。

  诊断GISTs的方法主要借助于器械检查和病理诊断。螺旋CT扫描是GISTs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不仅定位快速、准确,而且密度分辨率高,可以三维重建及CAT检查,能清楚显示瘤体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影像信息,尤其对向胃肠道外生长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的GISTs更有意义,因为此时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均不能或不能完整显示肿瘤。有道MRI对肝转移灶的诊断优于CT检查,但是对于肠系膜的肿瘤,CT检查敏感性更好。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切片检查,由于GIST大多在粘膜层一下,胃镜或肠镜无法有效活检,故术前行病理检查确诊比较困难,一般是根据临床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术后再进行病理确诊。

  目前GIST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是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手段。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GISTs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假如采取合理的首次治疗,疗效将会明显的提高。GISTs治疗方案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部位不同肿瘤分级等因素来定,原则同治疗其他实体瘤一致,仍是完整切除肿瘤及其转移或浸润的组织。肿瘤的完整切除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不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的完整切除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或腹腔内种植、是否浸润四周组织及器官等。因此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首次完全切除的肿瘤来说,术前可采用辅助治疗措施(如服用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等),待瘤体缩小或肿瘤得到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从而提高肿瘤的完整切除率。

$$$fdgallery$$$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胃肠间质瘤如何早发现?

你好,胃镜、CT检查,有助胃肠间质瘤早发现,教授介绍,胃肠间质瘤最常发生在胃和小肠,在早期基本无症状,即使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胃肠间质瘤50%-60%长在胃里;长在小肠的只有20%-30%;其他0%则长在比较特殊的部位,包括直肠和非肠道以外的组织。

Q:胃肠间质瘤如何早发现?

你好,胃镜、CT检查,有助胃肠间质瘤早发现,教授介绍,胃肠间质瘤最常发生在胃和小肠,在早期基本无症状,即使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胃肠间质瘤50%-60%长在胃里;长在小肠的只有20%-30%;其他0%则长在比较特殊的部位,包括直肠和非肠道以外的组织。祝你健康!

Q:胃肠间质瘤如何早发现?

胃镜、CT检查,有助胃肠间质瘤早发现,教授介绍,胃肠间质瘤最常发生在胃和小肠,在早期基本无症状,即使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胃肠间质瘤50%-60%长在胃里;长在小肠的只有20%-30%;其他0%则长在比较特殊的部位,包括直肠和非肠道以外的组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