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出生小孩接种乙肝疫苗何时需补种?

家庭医生在线 2012/8/28 10:20:38 举报/反馈

  新生儿时接种乙肝疫苗,能阻断母婴传播的机率在85%-95%,所以大部分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有保护性抗体,而且可以持续十年左右。

  在我国婴幼儿期是最易感染乙肝的,而且一旦感染乙肝后,容易转成慢性乙肝,甚至肝硬化肝癌,所以对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考核工作一直是防疫工作的重点。

  如果家庭里有乙肝携带者或患者,应该在出生后完成全程接种后化验血清乙肝指标。若单单表面抗体阳性,表明接种疫苗后产生了抗体,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感染乙肝的,这时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若另有其它指标阳性,表明在胎内、产时或产后已感染乙肝,这时再接种乙肝疫苗已没有效果了;若全部为阴性,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体,仍有可能感染乙肝,必须再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家庭里无乙肝携带者或患者,生活环境较稳定的婴幼儿可以在入托之前化验两对半。还有许多地区卫生部门在幼儿入小学前进行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第三个时间是在小学三年级时考虑加强免疫。

  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十年后约有55%-75%的儿童体内已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需要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只需一至两针小剂量的乙肝疫苗即可。目前,本市大部分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也接种过乙肝疫苗,基于原接种的乙肝疫苗为血源性乙肝疫苗或基因工程酿酒酵母的乙肝疫苗,产生表面抗体的百分比与抗体持续时间都较低,故建议在初三入学时,化验两对半,给无抗体的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因初三学生已接近成人,需要重新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生活读书环境中有人新患乙肝,应不论年龄大小,尽快化验两对半,阴性者速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是集体进行加强免疫,或生活读书环境较稳定自我保护意识强者,可考虑不必化验两对半,直接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可节省费用。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成年人有必要打乙肝疫苗吗

成年人最好是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的传染性强,治疗困难,通过疫苗接种有效预防乙肝,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乙肝患者的唾液内也含有乙肝病毒,日常生活感染性比较小,但不是完全没有。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同时乙肝疫苗不是一次注射终身免疫,每个3到5年需要需要注射加强针。

Q:疫苗!!!!

你好: 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程序是0、1、6个月分别接种第1、2、3针。人群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持续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几率越高,如1岁内的儿童感染乙肝后,将有90%以上会变成慢性带毒者;而7岁以上的人群,仅有10%变成慢性带毒者。因此,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乙肝病毒易感者也是接种对象。哪些人是乙肝病毒易感者呢?如果在免疫接种前进行乙肝病毒相关指标检测,证明从未感染过乙肝,则这样的人便属于乙肝病毒易感者。由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的特点,因此对于上述几种传播途径的阻断就显得相当重要,那些有可能通过上述途径遭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就更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孕妇为HBsAg阳性,则她们的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就应采取大剂量接种的方式,以便更好地阻断母婴传播;如配偶中一方是乙肝患者或HBsAg携带者,则另一方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以免由于密切接触而受到传染。如果您将去医院接受器械检查或手术治疗,为防止医源性传播,不妨也接种一下乙肝疫苗,争取做到“有备无患”。  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最好进行乙肝三项指标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许多家长疑惑,孩子出生时接种过乙肝疫苗,可是当孩子入托时检查发现,血液中的乙肝三项指标全部为阴性,孩子刚3岁怎么抗体就消失了?乙肝疫苗究竟能“管”多久?  从目前大量的观察资料来看,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在体内可维持10年左右。关于接种人群在完成基础免疫后何时进行加强接种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尚无定论,学术界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最近卫生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不主张加强接种。北京市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目前推荐12~13岁的中学生进行加强免疫,学生们只需接种1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就可以了。

Q:甲乙肝疫苗需要打吗?

甲肝乙肝是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经常在外吃饭,餐具清洁消毒不彻底,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还有母婴传播,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甲肝乙肝病毒的几率,应该及早接种。 注射完疫苗后应检查是否产生了抗体。。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