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三大原因

家庭医生在线 2012/7/25 10:56:46

  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时代背景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内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的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导致溺爱呢?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原因。

  (一)责任感的缺位

  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案例:一位母亲为帮助儿子改掉马虎的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孩子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帮孙子改正错题。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试时数学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家里乱成一团。

  (二)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什么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虽然做父母的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们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实际上,如果做父母的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他们也很容易特别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案例:7岁的郁儿特别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早就一个人睡了,但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就会哭。郁儿的妈妈想培养女儿的独立习惯,坚持让女儿一个人睡,但她婆婆经不住孙女的恳求,只要郁儿一提出要求,她就去陪孙女睡。 郁儿的妈妈写信来说,她觉得自己无法调节这种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责备自己的妈妈,所以这种事情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显然,郁儿的妈妈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觉得作为晚辈不能责备妈妈,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灵丹妙药,从而既不和老人对峙,又可以达到让女儿一个人睡的目的。但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他们如果想让女儿独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对峙,当然要讲究一下对峙的方法。 至于郁儿和奶奶,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奶奶在满足孙女的需要,而是孙女在满足奶奶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自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在自恋,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为大人的难过负责,并会牺牲自己以解决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儿奶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她对死亡的恐惧投射到孙女的头上,而孙女以“怕黑”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孙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说,孙女和奶奶一起睡,满足的不是孙女的成长需要,而是奶奶要逃避死亡恐惧的需要。

  (三)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们就容易失去控制。 “这是一种‘争宠’。”袁荣亲说,“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案例:6岁的嘉嘉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当妈妈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外公外婆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譬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过你”,“孙女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气死你妈妈”。不仅如此,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总是先问孙女,爸爸有没有难为她,有的话,给他们说,他们会给乖孙女出气。

  (四)“内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 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五)补偿心理

  在教育儿女的时候,老人们曾经苛刻过,因为要负教育的责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内疚心,于是当有了孙辈后,对其特别溺爱,其实内心深处是想借此补偿一下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的生命的延续。

  (六)传宗接代的冲动

  传宗接代———也即传播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开始,儿女们负担着这个责任,所以老人们会溺爱儿女。但当儿女们生儿育女后,他们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该孙辈们承担这个责任了,所以老人们会对孙辈特别地疼爱有加,让儿女们经常会产生嫉妒感。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如今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堪称根基教育,能让孩子充分吸收知识的养料。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在家庭,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有四大规律可循———  第一规律:别错过最佳期,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0-6岁,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于事无补。就拿听音乐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听觉十分发达,可以分辨钢琴上77个半音的音调,错过了音乐开发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时候再去听钢琴,只能听准44个半音。而到了中年,几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规律: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我们把身体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生命,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少生病,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把心理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难成才。从小实行胎教,多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造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学习交往”可以让孩子做到“半岁不认生、周岁会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培养美感;“种植饲养”会让孩子学会热爱生命;“体育运动”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勇敢、合群等,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规律:看图识字,阅读广泛,孩子太小,教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会了。这是家长的普遍观点。其实认字和阅读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将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况且识字阅读并不难,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认东西和认字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因此不到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认字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少就需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耐心了。用生活渗透法、趣味阅读法、游戏活动法帮助孩子认字和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走路、说话、听音乐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三岁脱盲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  第四规律: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性格培养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就要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在三岁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儿期)。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育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打骂下学好,培养一个孩子依靠的是潜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积极暗示同样重要。消极言行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给予支持。

Q:儿童暴怒发作之家庭教育不当

父母如果过度溺爱孩子或者过度保护孩子,凡事都包办,满足孩子一切需求,这样的家庭孩子是得不到锻炼的。在面对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孩子的表现是软弱和任性的,并且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常年的家庭溺爱,孩子的目的达不到的时候会暴怒,并且会用一些行为要挟自己的父母。长期以往,孩子的脾气会更不好,并且三观不正,出现恶性循环。

Q:谁能回答我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早期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有人曾把中国的教育比喻成为一座金字塔,说如果塔尖是众人向往的高等教育,塔身是初中等教育,塔基则是早期教育。可见其重要性,是受教育的基础。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人们早就达成了共识。梁启超说:人生百学,立于幼学。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也说: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但早期教育究竟应该早到什么时候则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应从零岁开始;有的人对此痴之以鼻,说这是不可能的,认为早期教育应从三岁开始。就早期教育的起始时间问题,美国六十年代初曾花巨资对此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三岁开始的教育太迟了,认为早期教育应从零岁开始。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对早期教育的时间问题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就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达尔文有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被培养成了科学家。据说有一次,一位贵妇人慕名而来,向达尔文讨教。达尔文问:你的孩子多大了?贵妇人说:两岁半。达尔文听后,脸色凝重,摇摇头说:晚了,你已经错过两年半了!因此,达尔文其实也认为早期教育应从零岁开始。早期教育开始于家庭,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意义重大.该如何进行呢?1、注重言传身教。清末著名的“一品宰相”曾国藩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他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幼儿由于生理,心理等诸因素的影响,处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主要靠行动、靠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行为时是一种“集体式的独白”,没有是非概念,最多只能出于尊敬或恐怖而把他人的规则当作自己行动的指南,是一种延迟模仿。他们主要通过模仿而学习,是最善于模仿的动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也谈到幼儿具有诸如好奇、好游戏、好到野外玩耍、好模仿等特点,因此,针对该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家长就要有意识的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对幼儿提出希望之前,自己先做出表率。如空闲时多看书而不是去玩麻将、金花等无聊而浪费时间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里,经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会逐渐的习惯该行为,由习惯而认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2、观察与引导: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行为并适当对其进行规范与指导,强化积极行为。学前儿童由于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对错之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判标准以父母的态度为转移,如果父母肯定该行为,则他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该行为。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敏锐的发现幼儿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良好的学习品质,使之得到保护与发展;同时通过及时阻止将其不好的学习品质扼杀于摇篮中。这种时候,有时可玩一些“强词夺理”的把戏,引导孩子朝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方面前进。如,当孩子正在玩手工操作,在用纸制作飞机时,突然看到旁边的《民间故事》书,他快步走过去拿上书,有了撕书的动作。这时,敏锐的妈妈察觉到了孩子的破坏性想法,她及时的制止了:孩子,你是不是玩累了想听妈妈讲故事了?拿过来吧。小朋友说:是。然后开心的把书递给了母亲。这一事件中,关键是善于观察,将孩子的要采取的错误行为“曲解”,引导他采取另一有利的动作,须记住,幼儿没有对错、是非观念,他们以行动思维,父母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当孩子已经发生了家长不认可的行为时,切记急躁的表现,他们会误认为你是在肯定他们的行为,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你越生气,他越开心得意,从而强化了他的这一不适当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忽视该行为,寻找到恰当时机再跟他讲明该行为之害处,如她非常开心的游戏时,极容易接受意见时。3、注意时间安排与方式选择:幼儿的自控力较差,受无意注意支配,因此,要让孩子长时间的安静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应该尽量合理,它是一个由短逐渐延长的过程。最初可能五分钟,然后十分钟。我们还须注意,幼儿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我们应善于捕捉机会,在游戏中捕捉最佳学习时机,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使学习游戏化,以培养其兴趣。比如在与孩子玩挑弹子的游戏中,我们可与孩子一起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启发孩子发现弹子往上抛时,其落回地面然后弹起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启发孩子思考原因,激起其探索的兴趣,从而也激起学习的乐趣。这主要针对的是学前期的幼儿,你可如同专家一样介绍这一块的情况.向其他家长介绍你取得成功的经验.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