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季加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学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
胃癌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往往会贻误病情,导致预后不佳。
早期胃癌检出率只有10%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季加孚为市民进行科普讲座时说,最近几十年,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同在亚洲的日本胃癌发病率也很高,但是早期发现达到60%至70%,而在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仅有10%。
胃癌有没有一些早期症状呢?胃癌是否可以预防呢?胃癌是否可以早期发现呢?季加孚说,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吃熏烤、高盐、辛辣、腌制的食物,嗜食火锅、麻辣烫,嗜好饮酒等,都可能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甚至还可能增加癌变几率。
此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增加罹患胃癌可能性的诱因,比如为了赶时间,吃饭狼吞虎咽;吃得过饱,加重胃肠负担;生活无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甚至连早餐都不吃,或者暴饮暴食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了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的发病率,也给胃癌发病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2至3倍。在发展中国家有63%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吸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事实证明吸烟也可导致胃癌的发生。男性胃癌发病率比女性高1.5至2.5倍的原因,除了饮食习惯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吸烟的“功劳”。
预防胃癌,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膳食中含有多种抗癌成分(如蔬菜水果中的黄酮类、茶中的多酚类等),可以使机体远离癌症的困扰;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油煎食物;不吃霉变食物,不吸烟,少喝酒。在饮食方式上倡导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幽门螺杆菌。
近半早期胃癌患者没症状
胃癌的发病较为隐匿,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等。季加孚建议,40岁后就应坚持定期检查身体,一般一年一次;除了常规体检外,最好再做有关防癌的专项检查,如:乳腺癌、胃癌、肠癌等肿瘤标记物的筛查,检查时应当到专科医院或正规的体检中心。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家族里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有胃溃疡的病史、被确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早并且定期做胃镜检查。
如果一旦确诊患上了胃癌,应积极面对,选择最佳治疗手段。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唯一能达到治愈的手段。无法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的肿瘤患者,也可以运用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达到缓解症状、解除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手术不是治疗的终点
季加孚说,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癌症的复发,术后患者应当注意饮食的方方面面。胃癌术后患者应少量持续性地增加饮食;进食应细嚼慢咽,平均每餐花20至30分钟,少食多餐,一天应该吃5至7顿饭;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尽量把食物烹饪得软烂易消化;避免食用过热、过凉、辛辣、过咸、水分过多或高糖的食物;喝水也要像吃饭一样慢慢喝。
很多胃癌术后患者非常关心日常生活的细节。季加孚说,拆线后2至3天即可淋浴,1至2个月后可泡澡或蒸桑拿;术后锻炼应从少量运动开始,一个月后可游泳、骑自行车、登山、打高尔夫球;如果术后还需要化疗,在化疗期间则应避免剧烈运动;如需坐飞机旅行,建议咨询主管医生,出远门应携带常用药品等;胃癌术后一般1至2个月就可回到工作岗位,体力劳动者可在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恢复工作。有些人认为癌症是传染病,要与家人“划清界限”,其实大可不必,夫妻之间可以正常生活。
更多胃癌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