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宝宝入幼儿园后 父母要做的6件事

家庭医生在线 2012/7/20 10:32:15

    宝宝上幼儿园后,很多不良习惯都要改过来,爸爸妈妈要注意言传身教哦。

  作息时间要调整

  虽然做了父母,但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仍然玩心不减,带着宝宝一起参加朋友聚会,一玩就到深夜。这样晚睡晚起、生活缺乏规律的宝宝,可不是幼儿园喜欢的新生!一般来说,幼儿园要求孩子上午8时前入园,孩子太晚到,就会错过很多早间活动。因此,这两天,爸爸妈妈应当注意帮孩子调整作息。早上7时左右起床,晚上8:30左右入睡,中午别忘了让孩子午睡一会。

  早点改掉坏习惯

  幼儿园有老师、有保育员,但是,毕竟不能和家里的“一对一”照顾相比。如果你的孩子还不会自己穿衣、穿鞋、洗脸、刷牙,这两天可以开始试着让他(她)自己做做这些事情。

  你是不是担心,没有了你的叮咛,孩子会忘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等一些必需的生活习惯,那么,不妨找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念给他(她)听,一边听一边做,对强化记忆很有效。此外,你要提醒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主动要求喝水、主动提出去跟别的小朋友玩。在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期间,主动沟通也是他(她)必须学会的生活技能。

  言语鼓励莫吝啬

  “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收骨头’”“你现在皮,以后让老师来管你”,你是不是也用这样的话“恐吓”过孩子?千万别这么做!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孩子即将一个人面对一个新的环境,需要的是你的鼓励。你应该多跟他(她)说说,“幼儿园很漂亮的,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和你一样可爱的宝宝,你们可以一起玩!”

  提前逛次幼儿园

  如果有空的话,在开学前,带孩子去幼儿园附近熟悉一下环境。大部分幼儿园在新生入园前,都会安排半天的亲子开放日。即便工作再忙,也请你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的紧张感会大大降低。

  刚开始送孩子上学时,孩子如果哭得太厉害,你可以减缓一下上班的脚步,陪他(她)一起玩会玩具,等他(她)情绪稍微平复一点再悄悄离开,而不要“来硬的”。一般来说,孩子入园2周以后便会停止哭闹。

  老师家访多沟通

  这是你和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充分的沟通很必要!首先,别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的缺点。现在的孩子可古灵精怪着呢!如果孩子听到你跟老师说他(她)挑食,他(她)说不定就会觉得“反正老师知道了,我就是不吃”。第二,别多提不合理要求。长期从事一线教育的王银华园长告诉记者,每次新生报名,总有家长对孩子分在哪一个小组,被安排在哪张床铺提出种种琐碎的要求。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度的人,家长是不是得先大度起来呢?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忌讳或过敏症状等特殊情况,千万记着告诉老师,否则万一孩子发病,后果难以预料。

  买件玩具送孩子

  你是否已经帮孩子整理好了第一天入园用的小背囊?别忘了挑一件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放进去。在新环境里,一件熟悉的玩具不仅将帮助孩子找到家的感觉,还能让他(她)在新伙伴中更受欢迎!当然,这件玩具别太贵,以免滋长孩子的攀比炫耀心理。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父母如何正面的引导孩子入幼儿园?

在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可以向宝宝描述幼儿园的趣事: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的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学习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这样,宝宝就会对上幼儿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爸爸妈妈也应该多引导宝宝讲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如幼儿园里有什么开心事啊,跟其他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啊,新认识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等等。而尽量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有没有想妈妈之类的话,本来孩子离开父母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已经觉得很委屈了,在这么一问的强化下,他们就更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了。

Q:上幼儿园后半夜强烈哭怎么办

上幼儿园后半夜强烈哭,家长首先要耐心的做好安抚宝宝情绪和教育工作。在平时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游玩或者经常去小朋友家里做客,让宝宝多与同类儿童接触,让孩子逐渐脱离父母视野范围独自或者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让宝宝逐渐适应去幼儿园离开父母的过程。

Q:三岁小孩不愿去幼儿园,天天早上去幼儿园就哭,晚上睡觉做梦都说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宝宝刚入园,离开家人的陪伴,分离焦虑只会让宝宝感到不安,这时候父母应该给与宝宝更多爱,协助宝宝迈进单独。可是此刻,如果父母想着尽早脱手,表现出厌烦,或是责骂,这样就会让宝宝的不安无尽扩张,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爸妈的心态十分关键。不但要静下心来,更想让宝宝体会到对他的信心,要让孩子明白,尽管这一步难以迈开去,但是你可以保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