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产妇急产或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家庭医生在线 2012/6/27 14:26:15 举报/反馈

  那天晚上,Sandy发现有点“见红”,偶尔有些腰酸,但肚子不痛,也无其他异样感觉,所以就没有太过在意,照常和老公去逛超市。约两小时后,Sandy忽然感觉有一阵水流出来,紧接着肚子开始阵痛。Sandy认为自己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星期,不会那么快就生产,于是便执意要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带上待产包。一来一去,花费了两三个小时。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完后就立即将Sandy推进产房,不一会儿,在Sandy没有太多痛感的状态下,一个3.25kg胖小子便顺利降生了。

  看着怀里健康的宝宝,Sandy和老公反倒开始一起后怕:“要是我们知道还有‘急产’这回事,破水之后就不会耽搁一分钟了!母子平安是万幸!”

  漫长的孕育过程是一种等待中的煎熬。也许很多产妇都很羡慕Sandy,希望可以和她一样生得快一点儿,快速地结束这段痛苦的生产历程。然而,从医学角度分析,孩子生得太快(急产)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什么是急产

  对于产妇来说,急产的发生率在5%~10%,初产妇和经产妇都有可能发生。那么,急产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初产妇大约需要16~18个小时来完成整个分娩全程,经产妇则只需要6~10个小时左右。如果于少于不足3小时,就属于急产,多由于子宫收缩过强、过快而引起的。以前,急产多见于经产妇;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如产前做过人工流产和引产等,急产也常见于初产妇。

  哪些产妇容易急产

  除了以上所说的有人工流产或引产经历的产妇外,还有以下一些有特殊情况的产妇容易发生急产。

  1.孕29~36周就分娩的产妇,多见于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

  2.孕妇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

  3.有胎儿过小、双胎、胎位不正、胎盘异常等情况,而没有遵循常规产前检查。年轻产妇宫缩力强,也容易发生急产。

  4.接近临产时乘坐车船,过度劳累,运动量突然加大等。

  分娩并非越快越好

  急产的时间很短,从理论上讲,可以大大地减少产妇的痛苦,却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呢?

  对产妇的影响

  毋庸置疑,子宫收缩过强,胎儿通过产道过快,易导致产妇会阴、阴道或子宫颈撕裂。如果在特殊情况下站着生下了孩子,有时还会造成子宫翻出体外。其次,急产还可使子宫纤维的缩复能力降低,使胎盘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娩出,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此外,宝宝亟不可待地快速降临,常使经验不多的基层医院医生或农村接生人员手忙脚乱,来不及消毒接生,增加产褥感染机会。

  对宝宝的影响

  急产除了对产妇的健康岌岌可危外,急产对宝宝的健康危害甚远。子宫连续不断地强烈收缩,会使胎盘的血液循环受到极大的阻力,甚至会使供应子宫血液的髂动脉、腹主动脉受压而出现一时性阻断,胎盘的血液供应会因此减少,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很容易造成宫内窘迫,甚至窒息死亡。此外,胎儿的过快娩出,还可导致胎儿不能及时适应外界压力的突然变化,造成颅内血管破裂,严重影响孩子日后的智力发育。有时由于来不急接生,还可能发生新生儿坠地,造成骨折等意外伤。

  正常分娩的过程

  自然分娩的过程从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第一次生育的女性(初产妇),大约需要16~18个小时来完成这个过程;如果不是第一次(经产妇),也需要6~10个小时左右。

  急产的急救要点

  当急产发生在家里或途中,以下几个急救要点在医护人员赶来之前十分关键。准爸爸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1. 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

  2.因地制宜准备接生用具,如干净的布、用打火机烧过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没有可用白酒),等等。

  3.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两手托着婴儿的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婴儿娩出后再等待胎盘自然娩出。

  4.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再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不要剪断脐带,并将胎盘放在高于婴儿或与婴儿高度相同的地方。

  5.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

  TIPS:温馨提示

  为了避免急产的发生,临产前1~2周,准妈妈不宜外出远游,有条件者最好去医院待产。“急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子宫收缩过强、过频,早产或胎儿较小等因素,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专家建议产妇一定要定期做好产检。

    编辑推荐:

    帮准妈妈避免在家急产的措施

    孩子生得快未必是好事?

    惊魂 生仔“太快”致婴儿窒息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