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看中了一个超级赚钱的项目:多潜能干细胞注射液(ESF)。这是一种利用胚胎干细胞制成的药物,目前有不少医疗机构在研究。不过,赵某等4人要做的不是真正的科研,而是用医院人流的医疗废物冒充胚胎,制造假药。
昨天,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对这4人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正式提起公诉。
饮水机老板偶遇科研人士
故事的轴心要从赵某讲起,45岁的赵某是浙江人,曾经从事饮水机销售。在工作中,他认识了杨某、刘某和龚某。
当时龚某正在生产一种有抗衰老等作用,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功能的“生命源”注射液。了解到赵某事业心很强,忙工作忽视了身体,龚某特意送了些“生命源”给赵某。
赵某用了后,觉得还不错。龚某就跟他商量,请他帮忙找人来投资这个生意。
龚某对药物的描述,让赵某动了心。不过,这只是个引子,他并没打算与龚某合作搞真正的技术,而是想“另辟蹊径”,找条轻松的发财路子。
他找来一帮人“出技术”
2008年年初,赵某找到合伙人郝某,并特意请来刘某和杨某说有个好商机。
赵某提出,将多潜能干细胞因子(ESF)的开发应用研究项目挂靠在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所名下。“杨某有技术,刘某有研究所牌子,我来负责利用这个牌子操作,然后我们按照比例分红。”
刘某清楚,研究所的经营范围只是康复医疗器械及康复医疗保健用品,但面对金钱的诱惑,他把研究所的管理和使用权交给了赵某。
而杨某,也没有放过这个难得的商机。
一支注射液卖1200元
就这样,从2008年中旬开始,赵某负责下的研究生产第1批多潜能干细胞因子注射液。每三四个月才生产1次,1次生产也就是30瓶左右,每瓶50毫升。
赵某说,第1年生产出来的产品送到市药品检验所去检测过,“之后的再送检没有,我就不知道了,这些是郝某在负责。”
赵某认为,这些药是摇钱树。因此,在研究所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及药品批准文号的情况下,他开始寻找销售途径。
很快,赵某开始通过航空快运的方式把成品发往郝某指定的收货人发货,大多注射剂发到云南、四川等地,而价格一般是1200元一支。
他们去年全被抓了
2011年6月17日,警方联合食药监分局的执法人员在研究所查获大量生产药品原材、仪器设备及40瓶注射液成品。
很快,赵某等人到案。赵某交代说,他们对外一直宣传ESF注射液对衰老性疾病的治疗,比如对糖尿病、多器官衰竭、癌症等有治疗的作用,“我U盘里的一些关于多潜能干细胞因子ESF注射液和干细胞因子ESF的资料,一部分是郝某给我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在网上找的,但所谓的疾病好转的例子都是虚假的。”
他们的利益链条:给医院熟人“劳务费” 买来医疗废物
原材料:人流后刮宫组织医疗废物
赵某做饮水机销售时,与主城一些医院有合作,认识了一些熟人。他通过这些熟人,再加上“劳务费”打通关节,从几家医院弄来人流后刮宫组织医疗废物,比如坏死的胎盘等。
在他们生产地点的冰柜里,民警查获了近200包这样的废弃物。
同时,赵某还在网上找到上海一家卖胰蛋白酶的店,并从医药公司购买氯化钠。
宣传:药品的原材从胎盘中提取
他们宣传,药品的原材是通过高科技手段从胎盘中提取的,他们用网上找的资料来“包装”自己的药。
赵某还开了一个叫“ESF再生缘”的网站,用来宣传他们的产品。
制药:小作坊也很注意消毒
生产过程主要由杨某负责。
赵某说,他们很注意消毒。他们会先把器械和房间消毒,把药瓶放在消毒液中浸泡一天。对生产中需要使用的玻璃杯、量杯、刀具、手术剪等工具都会放入高压灭菌锅消毒。
对于那些胚组织的处理,赵某说,先是从冷冻室转到冷藏室解冻,生产时,分别由他和杨某进行清洗消毒,再由杨某把胚胎组织拿到无菌工作台进行挑选冲洗,并对选出来的胚组织加氯化钠溶液调配匀浆。
此后,他们用到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离心机分离出澄清液体,还会进行除菌处理和巴氏消毒。
销售:主要口口宣传
郝某负责销售。他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让一些“推销员”去向周边的糖尿病患者等进行宣传,让他们来购买药物。同时通过网络广告等宣传方式,让受害者主动联系他们购买。
案例:
一人被骗20万
西安的受害者赵龙就是轻信了这些虚假宣传,一次性买了一个疗程,心甘情愿花了20万。赵龙一直备受糖尿病的折磨,偶然听说这种从胎盘中提取出来的注射液,不但可以治疗糖尿病,还可以延年益寿。
可是在注射后,赵龙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状态更不好了,在一次发病过程中还摔伤导致双眼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