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子女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

家庭医生在线 2012/6/6 9:45:05

  子女会重复父母的婚姻状况,甚至重复悲剧。比如人们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离婚,或者有家暴的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家暴。这种情况真的存在吗?

  说法一:这是移情的作用

  解释得清楚点,心理学中认为,亲子关系和恋爱关系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对对方的依恋,要求自己在对方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对方那里争取尽可能多的注意力,要求对方与自己共情(即我不说出口,你也知道我要什么),用情感化、非理性的方式来惩罚对方(如哭闹、不理睬等)……所以,子女幼年时的亲子关系,很容易在子女成年后寻找配偶时体现出来(就是“移情”咯),而亲子关系又与夫妻关系息息相关——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拷贝。

  婚姻失败的夫妻,其子女婚姻失败的概率比婚姻幸福家庭的子女高一倍多,这个是经过大量社会调查、跟踪采访被证实了的。

  说法二:婚姻模式是个综合问题

  婚姻模式是一个综合命题,不单只有离婚和不离婚两种状态,幸福、吵闹、猜忌、二奶、小三、功利、逆来顺受……婚姻是有无数种形态的。这个问题的应该是“子女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否会被父母和家庭严重同化?”这问题的衍生,单纯的讨论婚姻模式是否会遗传是一种近乎神棍的态度。

  子女是否容易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要看父母和家庭对这个人的影响持续多久,或者说这个人有多长时间塑造自己独立的人格体系。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物质基础而独立讨论的问题,因为脱离父母需要满足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两大条件。

  经济独立不用解释了,生活独立是指个人生活受到来自父母家庭和各种客观环境的牵制低于一定值,有足够的条件按照自身意愿改造生活环境的状态。如果说经济独立可以靠个人努力达成,那么生活独立简直就是一种幸运和恩赐——尤其是在改邪归正不到三十年,社会保障体系不甚完善,以农耕时代的政体在工商时代勉强运转而导致的人民生活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当代中国。

  一个人一旦可以实现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便有机会完成从环境的适应者到环境的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当他建立起一套独立的思维体系,有能力质疑和验证一切世俗中约定成俗的事物,就可以逐渐摆脱幼时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行为和思考。

  但由上文中的条件描述可知,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确实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事实上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都被自己的家庭深刻的影响着,而家庭又被这个社会深刻的影响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少有人支付的起高昂的成本去完成独立的思维体系,从而整个社会都无奈的显现出子女对父辈各种模式的沿袭。

  ps:再针对性的说一下,在单亲家庭中和暴力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都被剥夺了大量的资源,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中他们要脱离父辈的模式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从统计数据上看他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说法三:亲密关系模式的确受父母影响

  子女容易重复也有坚决不重复和父母婚姻模式相反的,重复的多,坚决相反的少。

  婚姻模式说到底是亲密关系模式。

  亲密关系模式以什么为模板?小时候与妈妈(主要照看者)互动的模式。文邹邹点说就是:亲密关系以依恋关系为模板。这是从依恋关系的角度解释的。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子小的时候,ta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ta爱ta,ta也积极回应也爱着妈妈。ta在早年依恋关系中一直重复着“积极地爱”的模式。ta长大了在与伴侣互动中会如何反应呢,ta无微不至的爱对方。好,如果对方也是从小爱满满的,彼此相爱;如果对方从小缺爱渴望爱,一个提供舞台一个愿意演出,这叫琴瑟和鸣;如果对方自小恐惧爱,可能就麻烦点了,怎么麻烦法是另一个话题。总之,ta在亲密关系(婚姻)中会坚持重复“积极地爱”的模式。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角度解释呢,就是认同——子女认同父母的生活模式。

  父母一直吵架,子女从小在吵架中长大,吵架的体验是熟悉的。子女在自己的婚姻中吵架顺理成章,沟通的方式就是吵架(当然这可能是潜意识默认)。

  子女在自己婚姻中遇到问题,自动启动“吵架解决”程序。这是正向认同父母婚姻方式。认同有正向也有反向。

  我们会看到一家中几个子女有的就用吵架这个自动程序进行沟通,有的就坚决不用。坚决不用吵架解决进行沟通的子女也是认同,反向认同,就是拧着,唱反调。那怎么也是认同呢,坚决不用吵架,就是时刻回避吵架方式,这也是跟吵架保持连接的,也是与父母婚姻模式相连接的,是认同。什么是没认同呢,无所谓吵不吵,该吵就吵,能吵就吵不能吵就不吵,合时宜的吵自由的吵。一龙生九子,为什么有正向认同有反向认同的呢?也是另一个话题。

  有人说两个人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每一对新人都是带着自己的祖宗牌步入婚姻殿堂的。

  或许这样的说法,会让有些人愤怒,那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哪儿,我们后天的努力就一点用都没有吗?

  我的经验是,有,多大呢?我谨慎乐观。

  说法三:内在的儿童与父母

  从客体关系上来说,早年的和父母的关系促成了你内心中和外在客体的固有的关系方式。比方说父母是压迫的,你内在儿童就是顺从或者是带有攻击性的。而父母的那种压迫和强制也内化成你内在父母的关系方式。

  所以在你的家庭面对小孩的时候,那个强迫的父母就会站出来占有你,而你的孩子就会向当年的你那样把这个角色接过来继续扮演下去。

  但让不是说这种关系无法中断,通过心理咨询和反思,是可以通过移情或者领悟去修通这种关系方式的。

  说法四:这只是心理暗示的负面作用

  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虽然有概率上的问题,我发现人们自我设定和心理暗示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你说的这种问题,就是一种自我设定。对“相信星座”的人来说,如果星算说后半年天蝎座会旅行,我看某些人多半会跑去旅行,

  如果说下个月会有一定挥霍,我看多半大脑就会放松,然后去超市平时舍不得的东西,现在也似乎有声音在说着,本月有挥霍的啦,于是眼都不眨的扔进购物车。

  倘若将我说成是水瓶,没准我开始热爱学习;倘若将我说成是天秤,没准我开始主动的更均衡且热爱生活,爱交际。如果周围所有的声音都在说,我真可怜,从小就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则内心总有声音说,你真可怜,你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

  我听过一种说法更逗,说是在心理上,人们往往不是在追寻幸福和快乐,而是追寻一种缺失,你有暴力的父亲,你很可能会对暴力的男人着迷。我想说,这不是坑爹吗?

  最近这两三年心理学被泛读得太严重了,究竟有多少人是被自我暗示了?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怎么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

单亲孩子?他有多大了?如果小的话只要把他当自己的孩子,很容易的。如果大,那就得看你的耐心程度怎么样了。只要你耐心好好的把他当自己的子女,就可以的

Q:为什么单亲家庭不是残缺的家庭?

单亲妈妈们,除了需要独立承担生活的重担外,经常为一件事忧心:担心自己的孩子缺乏男性的影响而导致成长不利。也有一些年轻的单亲妈妈,感觉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了,还带着一个孩子,回首此前婚姻或许还心有余悸,更加之担心未来的配偶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从而对婚姻望而却步。在我国,离婚向来都是一场战争,在离婚之前夫妇双方早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不愉快,而这种不稳定的状况肯定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留下阴影。几乎所有单亲家庭的问题都不是因为单亲本身,而是出自自身的个性和家庭成员间彼此的关系。在离婚前期,夫妇之间的争吵,让孩子误以为,“父母不要我了”、“他们这样是嫌我不好”。孩子会有被放弃、抛弃和忽视的想法,同时也会将父母感情不和的过错归咎于自己。有些孩子长大后才发现人格有缺陷(自恋、反社会型人格,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等)。所以,即使父母走不到一起,婚姻家庭面临解体,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依然存在。告诉孩子并不会离开任何一方,父母还都爱着她,千万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可利用、报复对方的工具。特别跟着母亲生活的孩子,在心理上很容易依恋之情。但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识需要发展,此时,妈妈容易有一种失去对孩子的控制的感觉,这可能就会引起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此时,如果妈妈感觉身心疲惫,又无法改变与孩子沟通方式时,应及时咨询心理专家。单亲的家庭不是残缺的家庭,而是家庭的一种。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残缺的标准不应该是人数和性别,而应该看它是否具备充足的爱和欢乐,以及它能否给家庭成员提供相互的支持和归属感。

Q:单亲爸爸如何教育小孩子呢?单亲家庭最容易造成小孩子性格孤僻...

如果是单亲爸爸教育宝宝,这个时候可以再去找较一般早教中心比较合适孩子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