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隔代教育成功率只有30% 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家庭医生在线 2012/5/19 1:45:22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年轻的父母,他们接受过良好教育,从事相对体面的工作,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非常关心,但迫于工作繁忙、住房紧张等原因,不得已将孩子送回老家由长辈抚养。他们每年在节假日才能与孩子短暂相聚,虽然他们尽全力保证孩子的生活条件,但由于亲子分离,孩子在成长中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家庭教育专家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6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应与孩子分离。

  隔代教育大多失败 只有30%成功

  身为80后的年轻爸爸,李伟似乎已经从2岁的儿子身上看到了一些问题。他儿子在6个月大时被送到妻子的家乡哈尔滨,由姥姥姥爷看管,他和妻子每隔一、两个月去看儿子一次。李伟最近发现,本应很调皮的儿子比同龄人“蔫”,胆小,不合群。李伟分析,“是不是和老人对孩子的溺爱有关,老人对孩子的过度袒护和孤立导致他自理能力与交往能力很差。我们已经决定,不管以后多苦,等他3岁时就把他接回来。”

  “中国人有隔辈带孩子的传统,但现代研究发现,隔辈带孩子的成功率不超过30%。”孙云晓指出,调查发现由于溺爱,隔辈带出来的孩子一般存在娇生惯养、任性、肥胖等问题,并容易给孩子带来人格缺陷。岳文昊也强调,0至6岁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模仿,而老人一般动作迟缓、思维慢而偏激,这些都会“传染”给孩子。

  赵晓刚也意识到老人的教育方式、说话方式等方面确实有些问题。“比如我们教育小孩要懂礼貌,老人会认为只要孩子不被欺负就行。”

  孙云晓对此提醒,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一致性,孩子的父母和长辈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应多沟通并形成共识,以免发生冲突让孩子不知所措。此外,不管是否隔辈带孩子,代理监护人都不要频繁更换。

  这样的老人最适合带孙子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4、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省妇联:广东家长最关心的10大家庭教育困惑

  儿童被应试教育毁掉 累死在起跑线

  母亲应给宝宝六大教育

  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你知道吗?

  完美隔代教育如何打造?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处理隔代教育引发的矛盾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打算让孩子去托儿所,但家里老人坚持给他们带。担心老人会太宠孩子,又怕老人生气。年轻父母要处理好隔代教育引发的矛盾,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正视老人的心理需求。具体就是,多与老人沟通,听听老人的牢骚,说说自己的烦心事,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让老人觉得自己对子女来说还是有用的,自己活着还是有价值的。另外,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多与外界接触,多参加老人活动,更好地愉悦身心。 二、改变全家围着孩子转的局面,使自己成为孩子教育问题的直接执行者。最重要的是,将老人争取过来,成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支持者。一般而言,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都比较严厉。而老人与孩子接触较多,了解孩子的感受,能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为亲子教育添加几分温情。

Q:宝宝10个月送回老家给父母带对宝宝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隔代教育,主体还是补充有一组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平均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帮着照看第3代;相关话题的争论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现象呢?隔代教育日益成为主体?隔代教育占据主导并非偶然。一些上班族父母们会觉得,每天朝九晚五的日子很是辛苦,又忙又累,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就更没法腾出专门的时间教育孩子。可是,与自己带孩子麻烦多不一样,年轻一辈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看管实在是“方便实惠”多了,一方面时间腾出来了,另一方面也省下了把孩子“全托”给幼儿园的经济开支。因为是亲人照顾孩子,年轻爸妈们可以相当放心,除此之外,作为“过来人”的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上驾轻就熟,还可以替自己解决这个时期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何乐而不为呢?祖辈们对于年轻爸妈表示理解,儿女工作辛苦,这的确是事实,能帮他们分担些就尽量多分担些,毕竟养过孩子了就会感受到抚养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了,再说还能享受天伦之乐。于是,越来越多的祖辈家长开始上岗“重操旧业”,给自己孩子的孩子当“爸妈”。隔代教育利大还是弊多?不可否认,隔代教育的确解决了年轻上班一族无法照顾孩子的难题。祖辈们从和孙辈们的一起生活、交流过程中也重温了自己年轻时期抚养孩子的乐趣,心态也因此变得年轻,享受当个“老小孩”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每天在和孙子孙女的相处中,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地加深。另一方面,祖辈家长积累的生活经验、抚育孩子的经验,都是年轻父母所不及的。可是,在肯定隔代教育的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方面,大多数老人基本上对孙儿们的教育采取溺爱的方式,这无疑会培养出一个自私自利、无理取闹的孩子;有时年轻爸妈在责骂犯错的孩子的时候,祖辈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常常会出来干预,而这样无疑给孩子人为地制造了一个“避难所”,以后每次挨骂都会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参上爸爸妈妈一本,给自己的错误开脱,长此以往,祖辈和父辈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变得“两面三刀”;另外,祖辈毕竟年纪已高,一些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给孩子,以至于让孩子养成“少年老成”的性格特征,间接剥夺了孩子玩乐的天性,越发的孤僻和冷漠。隔代教育最好是补充教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祖辈和父辈教育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从社会层面上,面对着隔代教育盛行的局面,应该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或者对祖辈家长进行一系列的“育儿资格培训”课程,让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教育思维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而这不仅是祖辈的调整,更是一个孩子成长形式的规范和调整。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轻父母必须要明确一点,隔代教育,自始至终只能是一个补充,自己该承担的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不能单纯靠“推”来解决,把孩子“推”给爷爷奶奶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不会是长久之计。既然决定把孩子暂时委托给祖辈,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就要不断地和祖辈沟通、协调,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减少一切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Q:有关教育问题

隔代教育,主体还是补充有一组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平均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帮着照看第3代;相关话题的争论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现象呢?隔代教育日益成为主体?隔代教育占据主导并非偶然。一些上班族父母们会觉得,每天朝九晚五的日子很是辛苦,又忙又累,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就更没法腾出专门的时间教育孩子。可是,与自己带孩子麻烦多不一样,年轻一辈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看管实在是“方便实惠”多了,一方面时间腾出来了,另一方面也省下了把孩子“全托”给幼儿园的经济开支。因为是亲人照顾孩子,年轻爸妈们可以相当放心,除此之外,作为“过来人”的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上驾轻就熟,还可以替自己解决这个时期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何乐而不为呢?祖辈们对于年轻爸妈表示理解,儿女工作辛苦,这的确是事实,能帮他们分担些就尽量多分担些,毕竟养过孩子了就会感受到抚养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了,再说还能享受天伦之乐。于是,越来越多的祖辈家长开始上岗“重操旧业”,给自己孩子的孩子当“爸妈”。隔代教育利大还是弊多?不可否认,隔代教育的确解决了年轻上班一族无法照顾孩子的难题。祖辈们从和孙辈们的一起生活、交流过程中也重温了自己年轻时期抚养孩子的乐趣,心态也因此变得年轻,享受当个“老小孩”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每天在和孙子孙女的相处中,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地加深。另一方面,祖辈家长积累的生活经验、抚育孩子的经验,都是年轻父母所不及的。可是,在肯定隔代教育的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方面,大多数老人基本上对孙儿们的教育采取溺爱的方式,这无疑会培养出一个自私自利、无理取闹的孩子;有时年轻爸妈在责骂犯错的孩子的时候,祖辈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常常会出来干预,而这样无疑给孩子人为地制造了一个“避难所”,以后每次挨骂都会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参上爸爸妈妈一本,给自己的错误开脱,长此以往,祖辈和父辈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变得“两面三刀”;另外,祖辈毕竟年纪已高,一些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给孩子,以至于让孩子养成“少年老成”的性格特征,间接剥夺了孩子玩乐的天性,越发的孤僻和冷漠。隔代教育最好是补充教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祖辈和父辈教育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从社会层面上,面对着隔代教育盛行的局面,应该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或者对祖辈家长进行一系列的“育儿资格培训”课程,让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教育思维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而这不仅是祖辈的调整,更是一个孩子成长形式的规范和调整。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轻父母必须要明确一点,隔代教育,自始至终只能是一个补充,自己该承担的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不能单纯靠“推”来解决,把孩子“推”给爷爷奶奶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不会是长久之计。既然决定把孩子暂时委托给祖辈,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就要不断地和祖辈沟通、协调,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减少一切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