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立夏后养生 中西医教你如何养“心”

家庭医生在线 陈倩雯 2012/5/8 8:01:56

    炎炎夏日的到来,热得让人无所适从,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立夏后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小编邀请中西医专家教你如何养“心”又养生。

  中医:“夏气与心气相通” 心脏保养为先

  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因此,中医认为,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西医:夏日烦躁与“心”有关 心理情绪尤为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西医认为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立夏养“心”,中医重于心脏的保养,西医侧重心志调节。根据中西医的养“心”理论,小编总结出最适合立夏养“心”又养生的生活原则。

  立夏饮食原则:重在养心 增酸减苦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生活作息原则:早起晚睡加午休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容易睡眠不足,增加午休能补充精力。夏季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责编:徐茜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立夏节气哪些病需要保健?

立夏节气保护心脏.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间偏左的部位。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枢和关键,可通过不停地跳动,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心脏对人体至关重要,如何保护好心脏,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保护心脏可通过以下方法:戒烟、酒: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过量饮酒会降低心肌的收缩能,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还有改善居住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所以,住房应首选清静、空气好的地段。还有防斑护肤.黄褐斑也叫雀斑,是常见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及眼眶下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长期压过大及新陈代谢紊乱可促发本病。

Q:入夏养生是否先要“养心”

时令已进入夏天。整个夏季将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对我们整个夏季的养生很有指导意义。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Q:夏季如何养生?

“立夏”时节,这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一般雨水会更多。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我们易烦躁不安,节气轮转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安然而平和地过渡到夏季?现代人立夏养生需首“养心”,夏季与五脏的心相应,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中医此“心”非彼“心”——“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天热人易心气浮动,睡不安,吃不好,加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中医所说的“心”不是心脏这么简单。西医认为人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脏器,推动血液流动,将氧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医则认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也就是说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心有关。中医的心除了心脏外,还包括人的心理因素。因此,夏季养生莫若养性,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要做到神清气和,胸怀宽阔,思想平静下来,避免心火内生,做到“心静自然凉”。虽然冠心病多是冬春发病,但夏天的保养很重要。尤其是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还需慎防外感,一旦感冒不可轻易使用发汗之剂,以免出汗过多而伤心液。立夏要注意养阳气——立夏已至,白天渐长,夜渐短,人们的起居应顺应自然,做到晚卧早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舒展人体阳气。同时建议短暂午睡小歇,一般来说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虽然天气比较炎热,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停留在空调房里,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容易受非时之寒气侵袭,损伤人体阳气;此外不要贪凉饮冷太过,更易损伤脾阳,而出现腹胀、纳呆、泄泻等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