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癌症常识:易与大肠癌混淆的疾病

家庭医生在线 2012/4/23 14:44:35 举报/反馈

  大肠癌是严重的疾病,它会导致病人死亡。不过很多人在患上大肠癌的时候都不自知,等到最终确诊了已经是到了严重的地步了。这主要是因为大肠癌的症状与一些疾病的症状相似,容易被误诊,那么,大肠癌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呢?

  阑尾炎

  患者朋友在患上阑尾炎之后,往往会出现小腹部疼痛的现象,这也与大肠癌的症状较为相似。回盲部癌常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诊断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误诊为阑尾脓肿而采取保守治疗,但经过一段时间抗炎治疗肿块仍不见缩小,甚至有增大,才考虑到肿瘤,临床误诊率达25%。其实只要结合病史和X线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如不能鉴别,应以手术探查。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和结肠癌的症状往往从表面看起来是比较类似的,结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结肠癌,尤其是左半结肠乳头状或菜花状癌,常可出现腹泻、黏液便、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这些都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相似。X线钡餐造影有时也不易区分,误诊率高达15%,常需借助于结肠镜检查才能确诊。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大部分都发生在乙状结肠,主要症状是便血,为鲜血,不与粪便混淆,有些患者还可有脓血便。X线检查均表现为充盈缺损。如不做纤维结肠镜活检病理,则可将息肉样结肠癌误诊为结肠息肉。

  痢疾

  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常有脓血样便及里急后重感,因而常易被误诊为痢疾。因此对于长期脓血便者,遇下列情况时应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①非传染病流行季节。②粪便中血多于脓。③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见效后又复发。④患者年龄较大者。⑤粪便潜血持续阳性。必要时甚至应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肛瘘

  肛瘘常由肛瘘炎而形成肛旁脓肿因治疗不彻底所致。高位肛瘘的外口距肛门多在5cm以上,低位肛瘘距肛门较近,这些患者常有肛旁脓肿的病史,局部红肿疼痛,与直肠肛管癌的症状相差比较大,鉴别较容易。但当肛瘘久治不愈,特别是肛瘘范围扩大且外翻呈蝶状物溃疡时,需要注意有恶变可能,活检可以鉴别。

  消化道溃疡、胆囊炎

  专家指出,右半结肠癌特别是肝曲结肠、横结肠癌引起上腹不适或疼痛、发热、粪隐血试验阳性、右上腹块等,有时会被误诊为溃疡病、胆囊炎,但结合病史以及X线检查,可以将两者区分。

  内痔

  内痔的症状是无痛性出血,可能是肛门滴血或线状流血。直肠癌患者也会有便血,但就诊时常有肛门直肠刺激症状。两者鉴别极为容易,肛门直肠指检或直肠镜检查便可见分晓。

  由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容易跟其他的疾病相混淆,所以我们应该增强健康意识,如果发现自己有明显的腹痛症状,或者有便血的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推荐阅读:

专家推荐的9种抗癌水果

膳食纤维预防结肠直肠癌

强强联手 食物组队来抗癌

(责编:果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如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尤其是全结肠炎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上数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大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

Q:结肠炎严重时,会发生癌变吗?

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按照其走行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肠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炎症性改变,消化系统的一些慢性炎症改变的存在,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癌变。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其中结肠癌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目前关于各种癌症的发生发病机制都在研究之中,结肠癌的发生和长期炎症刺激、日常饮食习惯、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外界理化因素刺激等都可能有关系,临床经验也表明,在少年时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中年后大肠癌发生率比正常人要明显升高。 结肠炎有很多类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的癌变关系最为明显。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病因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属于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乙状结肠最容易受累。该病可能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遗传和免疫失衡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久治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10年-20年后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慢性结肠炎导致的肠息肉,也是大肠癌发生的潜在诱因。肠息肉有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大肠癌变主要来自腺瘤样息肉型。所以炎症引起的腺瘤样肠息肉、多发性息肉都需要尽快使用肠镜去除,防止引起癌变。 预防大肠癌变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果蔬、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预防大肠癌变,一定积极治疗现有的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预防大肠癌变,一定要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高危人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Q:老年人怎样预防大肠癌?

1.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肠道症状者,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群(>40岁),大肠腺瘤患者,大肠癌手术治疗后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慢性炎症、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  2.定期监测  大便隐血试验,血清CEA,直肠指检,钡灌肠,结肠镜检查等。  3.控制脂肪摄入,增加纤维膳食。  4.阿司匹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剂等应用于高危人群可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5.积极防治各种癌前病变如血吸虫病、大肠腺瘤和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慢性炎症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