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平稳血糖:生活方式+二甲双胍

家庭医生在线 2012/4/25 8:51:28 举报/反馈

  糖尿病因其隐蔽性,复杂性,多并发症,一直被医学界认为难治之症,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偏重于刺激胰腺一类的药物(如磺胺类、双胍类、格列美脲类等),在降低血糖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上给糖尿病患者解决了血糖偏高问题。但长期以来表现出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许多患者服用西药一段时期后,一旦停药,血糖往往再次反弹。而由于长期用药对胰岛素的刺激,使胰岛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久之便会加速胰腺功能的老化,更加损害胰岛组织,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这一治疗方法无疑就是饮鸩止渴,最终的结果就是累坏胰腺β细胞,使胰腺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最终导致必须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降糖,使Ⅱ型糖尿病转变为I型糖尿病,同时不能遏止并发症的蔓延,使糖尿病人苦不堪言。

  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所(UKPDS)进行了专题研究,从1977年到1991年历时15年,对英国23家医院4209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发表的研究成果以铁的事实揭开了这一世纪困惑: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解决30%左右的并发症和40%左右的糖尿病死亡率,但70%左右的并发症和60%左右的糖尿病死亡率单靠控制血糖是无法解决的。 单纯降糖并不能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有时因为过于关注血糖还会耽误正确治疗,贻误病情。

  在临床上经常发现有些糖尿病人血糖平稳,但是并发症已经很严重,不及时治疗将有生命危险。而有时,虽然血糖偏高,但是体征好转,比如机体乏力、四肢麻木、便秘、夜尿频多、皮肤瘙痒、失眠等综合症状改善,这都是身体逐渐康复的标志。血糖受饮食、心理、脏腑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消费者不必因为一时的血糖异常就惊惶失措。

  所以,衡量糖尿病治愈不能只关注血糖,除血糖外,更重要的是密切关注并发症和综合症状的改善。

  稳血糖:生活方式+二甲双胍

  作为大众心目中的“富贵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研究表明,很多环境因素都可能增加糖尿病发病的风险,其中,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以及缺乏锻炼等因素显得尤其重要。专家指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如果接受一系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可以降低最终转变为糖尿病的几率。

  此前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受试者如果按照要求实现了下列目标,例如总脂肪及饱和脂肪摄入量减少、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运动量增加并减轻体重,其随后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由此可见,积极干预生活方式,特别是促进减重和增加活动量,始终应该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保证血糖更稳定。

  然而现实治疗中,仅靠生活干预又往往是不够的。专家指出,生活干预很难长期坚持,特别是在当今“物质水平高、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的生活状态下,现代人更难“管住嘴”,更难“迈开腿”。单纯依靠干预生活方式来改善高血糖,正变得越来越难。而且,体重的增加反过来也会限制生活方式对控制血糖发挥长期、有效的干预效果。因此,专家主张,需要在生活干预的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才能保证血糖的稳定。

  经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服用安全、副作用小;其次,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再次,二甲双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后,在世界范围内,二甲双胍的价格都比较便宜,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符合医药经济学的要求。二甲双胍+胰岛素,延缓糖尿病发展

  呼吁,对生活方式干预和最大耐受剂量的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没有达到治疗目标的2型糖尿病病人,应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使用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合并治疗。此前有不少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治疗过程中胰岛素使用不足。

  在糖尿病治疗最终方案中,选择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理论上讲,这是一种较理想的胰岛素和口服药的联合治疗方案,并且已得到许多临床研究的证实。首先,胰岛素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二甲双胍则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发挥作用;其次,两药合用能减少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的趋势;再次,与许多口服降糖药不同,二甲双胍不会导致低血糖,不会加强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等副作用;最后,冠心病等疾病导致的心血管事件一直是威胁2型糖尿病人长期生存的“杀手”,而二甲双胍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对于长期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非常重要。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