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溺爱孩子的8个表现你有吗

家庭医生在线 2012/3/29 9:32:09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孩子的时候要讲究分寸,要有原则,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一时的心软和没用的冲动。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缺乏分寸感,会毫无底线的、过分的宠爱孩子,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错误举动姑息包庇,只知道给孩子好吃好穿,但却不懂得培养孩子独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这种爱不仅无益,还是大大有害的。以下几种危险的溺爱方式,你正用在孩子身上吗?

  1、什么都帮孩子做好

  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2、过多的爱和关注

  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麦琪•玛蔓指出,欧美国家家长的过度放纵,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近乎极端的叛逆行为,这些孩子被定义为“儿童溺爱综合症”患者。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一旦家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就会大发脾气,并激起强烈的对任何规定都存在逆反心理,并且对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完全不知感恩,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3、央求孩子听话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北京四中教师、心理学博士孙老师介绍说,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使得孩子完全凌驾于家长之上,在家里很霸道,稍不顺心就会发脾气、摔东西,在学校也处处跟同学争抢,同学不听命于他时就可能动手打人。

  4、什么都依着孩子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由于从小被迁就,孩子很容易变得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5、凡事袒护孩子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6、孩子的待遇高于任何人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7、出点小事就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孩子的独立权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溺爱综合征的家长要注意什么?

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疼爱就成了溺爱,溺爱是蚕食孩子心灵的害虫,对孩子没有任何益处,家长在疼爱孩子的时候,要注意适当,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总是围着孩子转、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孩子不听话时祈求央告、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大惊小怪、而且因害怕孩子苦恼就满足其无理要求,或者是过分袒护孩子。 有些溺爱综合征的宝宝表现为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或鱼、肉,营养不均衡,经常感冒发热,体弱多病。妈妈合理地给宝宝搭配饮食,尽量做能够吸引宝宝的食物,如把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变着花样做给他吃。

Q:溺爱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孩子的溺爱综合征首先要从父母入手,使父母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首先要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溺爱孩子会对孩子的心理所产生的危害以及在未来对孩子产生的恶劣影响,改变原有对孩子的放纵式的教育方法。其次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有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观念,肯定和表扬孩子的优点,而对于孩子的缺点也不能姑息,坚决要求其改正。 多引导宝宝与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物品,经常给宝宝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教育故事,不要迁就宝宝过度的欲望,坚决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宝宝会慢慢改正的。 宝宝胆小,所以不能嘲笑他,要千方百计消除他的恐惧。对于平时生活中的细节要特别关心,化解宝宝对事物的恐惧感。有意识地让宝宝接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蟹、狗、鸡等,第一次妈妈一定要在身边。妈妈不要对宝宝的一点小意外表现得过度惊吓,应以平常心态对待。 对于宝宝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告诉宝宝原因,如果宝宝耍脾气,妈妈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予理睬,慢慢宝宝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Q:溺爱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溺爱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有自私自利、过分依赖、性格孤僻、称王称霸、倔强、任性、胆小、退缩、自理能及社会适应能差等,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也常见。 溺爱综合征患儿的家长常见的表现有: 第一,放任孩子自由,孩子想做什么就允许其做什么; 第二,对孩子的要求表现为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第三,害怕哭闹,只要孩子一哭就满足他的要求; 第四,越俎代庖,不管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就包办所有事; 第五,过分关注,全家人围着小孩子转; 第六,小题大做,将孩子的小疼痛当是大事紧张得不得了; 最后,家长当面袒护、惩罚不当、剥夺独立,对于孩子总觉得不放心,觉得孩子必须得到陪护。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