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撒谎

家庭医生在线 2012/1/23 9:12:17

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撒谎

  这个无比创新的实验是由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负责的。人们总是试图解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这个实验正是提供了对于这种自我解释的重要而深刻的理解。实验中充满了巧妙的骗术,所以对它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想象自己正身临其境。那么请坐好,放松,让我们回到过去。现在的时间是1959年,而你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

  作为你课程的一部分,你同意参加一项“表现衡量”的实验。你被告知这个实验需要两个小时。由于你原本每年就需要作为被试者参加一定数量的实验,所以这次只是多了两个小时而已。

  你并不知道,这个实验会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在你看来似乎是实验者造成的意外事故实际上都是被小心控制的骗局的一部分。不过就目前来看,你是无辜的。

  准备

  进了实验室,他们告诉你实验是关于你的预期如何影响你在一个任务中的实际经历的。很显然,被试者被分为两组。而在另外一组中,被试者被告知了一个特殊的关于这次研究的预期结果。为了清楚地灌输这个预期结果,一个显然刚刚完成这项任务的学生正在给另一组被试者作非正式的简要介绍。不过,在你的这组里,被试者不会被告知预期结果。

  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要告诉你所有这些东西。虽然如此,这样看起来似乎更加刺激,因为你现在知道了一些这个实验的背后过程。

  于是你开始着手于第一个任务,不过很快又发现它无比地无聊。头半个小时里,你被要求将一些线轴放到一个箱子里。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你又被要求将一些钉子放在一块木板旁边。说实话,相比这个,你宁愿看着油漆变干。

  在任务的结尾实验员感谢你的参与,并告诉你很多其他被试者发现这个任务非常有趣。这有点令人困惑——这个任务明明很无聊。管他呢,你就这么让它过去了。

${FDPageBreak}

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撒谎

  实验的疏忽

  然后那个实验者看上去有一点尴尬,他开始吞吞吐吐地解释说出现了一点小差错。他说他们需要你的帮助。在你之后的那个被试者是属于在任务开始前就知道预期结果的那一组的。这个预期结果就是任务很有趣。不幸的是,通常负责告诉别人预期结果的那个人没来。

  所以,他们问你是否愿意代劳。不但如此,他们还提出会为此付给你1美元。因为这是在1959年,而且你是个学生,所以对于这么一点小事这1美元的酬劳也不算完全微不足道。并且,他们告诉你将来可能还会用的到你。这钱听起来很容易赚,于是你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真不错——起初这个实验只是作为为了完成课程的一个部分,现在倒让你捡到了一点现钱。

  你很快被介绍给了下一位被试者,她将要去做你刚刚完成的那个任务。按照指示你告诉她,她将要做的任务非常有趣。突然间你因为给了她太高期望而感到一阵后悔。这时,实验者回来了。他再一次对你表示感谢,而且又一次告诉你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任务很有趣,也希望你同样这么认为。

  然后你被引导进入另一间房间,在那里你接受了关于刚才那个实验的采访。其中一个问题问你,刚才那个任务是否有趣。这让你停顿了一下,并引发了你的思考。

  现在这个任务看起来似乎没有刚才那么无聊了。你开始发觉即使是线轴和钉子的重复运动也蕴含了一种对称美。而且这一切都在科学的名义之下。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劳动,并且你希望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

  那个任务仍然不能被算是非常好玩,但是也许也没有那么糟糕。再回想一下,你发现它没有你最开始认为的那么无聊。你给它的评价是比较有趣。

  实验结束后你和同样参加了实验的朋友聊天。比较了一下后你们发现除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外,你们两个的经历是完全一样的。她得到的赏金比你得到的多多了:20美元!这让你第一次开始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一些“阴谋”。

  你问她关于线轴和钉子的任务:“哦,”她回答道,“真是无聊透了,我给了它最低的评价。”“不。”你坚持反驳,“没有那么糟糕。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想想,它还是挺有意思的。”她不可思议地看着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FDPageBreak}

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撒谎

  认知失调

  你刚刚所体验到的是认知失调的力量。研究认知失调的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我们如何处理两种矛盾的想法很感兴趣。在上面这个实验中,一开始你认为任务很无聊,然后他们付给你钱,让你告诉另外一个人任务很有趣。但是,你不是那种随便撒谎的人。所以你如何解决作为一个诚实的人的真实看法和对下一个被试者撒谎的矛盾?你得到的金钱很难安抚你自己的良心——那些钱挺不错,但是还不算那么有份量。

  你的大脑决定认为这个研究实际上比较有趣,以此来解决这个难题。那个告诉你其他人都觉得任务很有趣的实验员帮你坚定了这个结论。

  与此同时,你的朋友没有必要经历这些内心的矛盾。她只是对自己说:我为了撒这个谎得到了20美元。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小笔财,足以为我撒的小谎提供足够的理由了。无论实验者告诉我什么,这个任务始终都是无聊的。

  一个美丽的理论

  在这个实验之后,人们又进行了大量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并且有了可喜的成果。它的美丽在于它解释了我们每天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以下是Morton Hunt在他的著作《心理学的故事》中提到的几个例子。当你试图加入一个团体的时候,越是难以进入,你就越珍惜你的会员资格。为了解决(1)你为了加入他们而需要越过的障碍和(2)其实那只是一家普通的俱乐部之间的矛盾,我们说服自己,这家俱乐部实际上还是很棒的。为了支持自己的看法,人们对于同样的信息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当决定自己关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的看法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冲突,就故意忘记和自己的理论相矛盾的观点,而记住所有支持自己理论的观点。

  即使是在明显不道德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迅速地将自己的价值体系调整到适合自己行为的标准上来。那些偷自己老板东西的人会声称“每个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显得落后。或者他们会说“我的报酬太低了,所以我理应在其他方面得到一点额外补偿。”

  只要你去思考,人们通过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情形还有好多好多。如果你对自己是诚实的,我敢肯定你可以想起很多你自己这么做的情形。我知道我可以想起好几次。

  意识到这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下认知失调的一种后果最为危险的过错:相信自己的谎言。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

信任和尊重孩子,不要一味打击。家长要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对孩子说谎分析前因后果,将孩子的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区分开,无端怀疑孩子的诚实会使孩子心理从委屈发展到不服、报复,有的孩子则故意捣蛋表示反抗,这种逆反会加重亲子间的不信任使说谎更甚。留意孩子的一言一行,把说谎消灭于萌芽状态。多称赞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Q:家长该如何看待儿童说谎?

从两岁到四岁的幼童,说大话的原因大致有:1.在想象力作用下,分不清现实与幻想间的区别。2.心里很想要的东西,愿意相信那“真的”是自己所属的。3.唯恐受到惩罚,找出一种“回避”办法。后两者,正如儿童心理学家翰温•金努特所说:“谎言吐露的是关于恐惧和希望的真相,它揭示出一个孩子的愿望。”家长如果要孩子讲真话,就不要一味简单地谴责他的过失,这样,为逃避惩罚,他以后更容易说大话的。另外,有的孩子可能会仅为撒谎而撒谎,哪怕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撒谎,是其自我中心意识的基本部分之一。但是,如果大人不加以指导与管束,孩子便不把真相当一回事,而让“撒谎”成为习惯,以满足当时的需要。父母需有冷静正确的分析,判断其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施以教育。

Q:14岁男孩,已经不上学,常撒谎,攀比心理

你好,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是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但是孩子现在的心理状况是很不好的,最好是能够接受一下心理辅导,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重来过。做为父母亲人,也需要多与他沟通一下,了解他的想法,指出他的不洁之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