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休假会让我们幸福吗

家庭医生在线 2011/12/27 15:20:31 举报/反馈

  

假期美不美好?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瑞士籍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著作《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总是让人对旅行寄予遐想。不过,休假真的会让我们幸福吗?

  毋庸置疑的是,人们认为旅行能缓解身心,它是辛苦谋生和紧张工作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社会学家早有主张,旅行度假是对常规生活的脱离,是个体在社会健全生活的必要条件。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就在其著作《后工业社会的到来》(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中谈及,后工业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注重旅游。而今,旅游度假已成为世界上最红火的产业之一。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估测,到2020年全球预计有16亿人将身涉其间。

  从广义角度看,休假是对日常工作或学习的暂停。在这段时光里,人们可发点闲呆,追求个人兴趣喜好,陪家人旅游。像大多数人一样,我非常渴望每个假期的到来——它让我幸福与兴奋。可在不少心理学家眼里,休假的地位并没那么高。

  若回答旅行是否让人更幸福,需首先弄清楚何为幸福。作为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几百年来幸福一直被视为哲学命题,直到近50年才成为社会心理学范畴的研究课题。

  幸福从何而来?社会学家阐释过几种理论。第一种是比较理论,它认为判断自身生活质量的标准是寻找与他人的差距。另一种理论是定点理论,它认为人的幸福度是稳居难撼的,无论人做什么都很难对幸福产生影响。比如说,特殊的体验能暂时让人愉悦和兴奋,但心情会很快回复到基础设定点。第三种理论被称为需求理论,它强调幸福是一种感觉,是特定需求是否被满足的标志。简单点说,一件事情能否让人更幸福,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人的需求。

  那么,旅行休假让人们更幸福了吗?乍看之下,这是一个看似主观、答案多元化的问题,肯定会遭遇千人千面式回答。要想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依然需要大规模的人群调查与追踪,通过数据来说话。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杰罗恩·纳维金(Jeroen Nawijn)就发现,度假的确会让人感觉更幸福。不过,这种幸福却会在假期归来后很快消散。而对旅行的期待感,倒比旅行本身更让人幸福。

  在对1530名荷兰人长达32周的问卷调查中,有974人至少度了一次假。通过比较度假前后的幸福水平,杰罗恩·纳维金发现,度假者在旅行开始前的幸福度高于不度假者。这种差异在旅行开始前数周或几个月前便已出现,至于原因,很可能是由对度假的期待本身造成的。度假结束之后呢?数据显示,只有非常放松的假期旅行,才会让度假所带来的幸福感持续两个星期左右,随后便与不度假者相差无几。此外,度假时间的长短与假后幸福水平并无关系。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科学专栏作者沙龙·贝格利(Sharon Begley)分析认为,旅行只是种暂时逃离。回到原来的工作后,旅行的快意很快便消磨干净。其次,旅行恰如一项工程,它像工作一样,也能让人应激。换句话说,陌生的环境、思乡、水土不服、不当的行程安排、班机延误等一干杂事,都可能搅乱旅行本身。

  这种结果,如何用上面提到的三种理论予以解释呢?定点理论难以解释旅行前的幸福水平升高,却对旅行提升幸福的短暂易逝适用。对旅行的期待提升了幸福感,倒符合需求理论;一旦度假结束,度假者与不度假者都将面对日常工作,两者也就没了差别,按照比较理论的说法,两类人的幸福水平自然也相当。

  2001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米纳·韦斯特曼(Mina Westman)的研究也发现,休假能缓解工作压力,但假期结束后第4周,压力不请自来,生活重归于旧。在以色列中部地区一家有250名员工的食品公司,韦斯特曼招募到126名志愿参与这项研究。在休假前、休假后的第1周和第4周,他们每人完成了一份问卷,对工作压力、倦怠及旷工等内容进行回答。简单点说,休假的减压作用无疑是显著的,但效果并不能持久。

  2009年,荷兰内梅亨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杰西卡·布鲁姆(Jessica de Bloom)在《职业健康杂志》(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撰文称,假期对个人健康和幸福具有提升作用,但这一效应在回到工作后便消失。这一结论,是在综合以往七项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不过,布鲁姆也强调,这方面的研究依然太少,也很难进行量化评估。

  对学生而言,放暑假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情。美国《时代周刊》(Time)2009年8月2日的封面文章,名为《反对暑假》。这篇由大卫·冯·德瑞尔(David von Drehle)采写的报道文笔优美、发人深省,其中写道:“我们将暑假浪漫化,但这段时间却让我们的孩子落于人后,对于那些无法度假的孩子尤甚。”

  忧心忡忡的背后,有数据为证。《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报告指出,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学生在学年内取得的进步是相似的。暑假来临时,却起了一丝变化。对高收入家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理解得分仍然保持上升态势,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而言,却出现短暂的下滑。关键在于,长此以往的后果是,学生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比如说,高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进入一年级时阅读理解得分分别是298、278和272,在五年级毕业时(中间有4个暑假),三类学生的得分变为531、492和461。要知道,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四年级开始时便已达到464分,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五年级毕业时水平相当。就阅读理解得分比较而言,单单在四个暑假过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得分就提升了46.6分,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得分仅提升4.1分,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则下降1.9分。

  原因在哪里?美国的教育者同样想找出答案。有分析认为,对许多学生,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暑期意味着单调乏味和僵化隔绝。缺乏足够健康的激励环境,数百万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度过的纯粹是“失败的暑假”。这些孩子没法跟着父母去度假、夏令营,少有机会前往博物馆,他们的暑假苍白无依,在街道上闲逛或打游戏机成为他们消磨时光的主要方式。

  照这么看来,休假难道就没有意义吗?答案也非如此。首先,上述研究都肯定了休假的积极效应——既有助健康,还提高幸福水准。只不过,在休假过后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没那么强烈了而已。其次,休假所带来的体验或见闻,都是未休假者所不具备的,这本身便是一笔隐性财富。

(责编:张燕君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