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岁之前的孩子,似乎很少依恋爸爸。爸爸在孩子的心中,就像是一个遥远的背景。孩子和母亲是一体的,即使分开,依然有来自一体的联系,而爸爸对于孩子就像是另一个人,一个即使近在身旁,也依然遥不可及的人。
但实际上,在孩子的一生中,爸爸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六岁以后的生命里,甚至要大过母亲给予孩子的。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中国,从小就开始教育孩子的人,大多是父亲。只是现在社会,大多数男人太忙了,所以在六岁前常常把教育的重担压给了妈妈。这时候,妈妈怎样做,才能尽量好地为孩子和爸爸之间架起一座亲子的桥呢?那就是给孩子一个大梦,让爸爸成为他的梦中人,尤其是爸爸不在家、不在身边的时候。我看过《 马可·波罗 》那部电影,其中有一段镜头,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马可·波罗幼时,他爸爸就离开了意大利,来到中国。小的时候,他每一天都跑到码头上,去听渔民讲神秘的东方故事,回到家里跟妈妈复述听来的故事。他妈妈每天晚上都让他做一件事,把灯放在窗台上,等你爸爸回来,看见家里灯亮着,就知道我们在等他。马可·波罗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他妈妈说:“你爸爸去了遥远的东方,一个叫中国的神秘国家,他给中国带去意大利的文明,等他回来时,整个威尼斯的人民都会为他骄傲。”
因为妈妈天天重复这些话,在马可·波罗的心中,爸爸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让整个威尼斯骄傲的大人物!马可·波罗19岁那年,他爸爸从东方回来,正好他在热恋之中,等爸爸准备第二次来中国时,他决定跟着爸爸走。他的女朋友说:“我知道,你会像追随地狱一样地追随着你的父亲。”
是什么力量让马可·波罗如此痴迷地追随呢?是童年时母亲在他心中播下的种子:点亮灯,放在窗台上,等你爸爸回来;你爸爸回来时,整个威尼斯的人民都会为他骄傲。
男孩子渴望被梦想召唤,给孩子大梦,让爸爸成为孩子的梦中人,是给孩子人生最好的第一个生命目标。
如果马可·波罗的妈妈这样说,你爸爸到了东方,在那里不知道找了多少个女人,又生了多少个孩子,早已经把你和妈妈忘得干干净净,你和妈妈现在孤苦伶仃,都是他忘恩负义造成的。如果他妈妈播下怨恨的种子,马可·波罗后来还会追随父亲吗?他的人生将会怎样?他后来会成为中意文化的使者吗?
所以说,智慧的妈妈,会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播种大爱,让来自父亲遥远而神秘的呼唤,变成孩子终生的追求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