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宝宝牙齿萌出的规律

家庭医生在线 2011/10/31 3:54:47

  

宝宝牙齿萌出的规律

  宝宝牙齿的发育及钙化,从胎儿期就开始了,胎儿长到第二个月,乳牙牙胚就开始在颌骨内发育。宝宝出生时,牙冠的发育就基本完成了,只是要等到大约6个月时,牙齿才会纷纷顶破牙床。

  你看,宝宝真的是蛮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哦。6个月内只需要吃奶,根本用不到牙齿,所以就把牙齿收藏着。等到要添加辅食的月龄,才把这些贝齿拿出来使用。

  出牙有迟有早,怎样对待

  乳牙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会逐步萌出,大约在2岁~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长齐,乳牙萌出的全过程就是出牙期。

  每个宝宝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不能强求一致。有的宝宝出牙早,有4个月出牙的,有2个多月出牙的,甚至还有宝宝拥有诞生牙;有的宝宝出牙则较晚,9个月才出牙。儿保医生建议,只要不晚于10个月出牙都属正常,如果10个月仍无任何出牙的征兆,则应该做一些适当的检查,找到迟迟不出牙的原因。

  宝宝出牙的一般次序

  乳牙分为乳中切齿、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且左右对称、上下颌对应。通常最先萌出的是下颌的乳中切齿,然后是上颌的乳中切齿……爸妈可以参考一下附图。利用本刊提供的出牙记录表,更可以轻松为宝宝制作一份出牙档案。

  月龄出牙顺序(附出牙图及空白的牙齿位供爸妈为宝宝记录出牙的顺序和时间)

  6M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

  9M上颌的一对乳中切齿、上颌的一对乳侧切牙

  12M下颌的一对乳侧切牙

  18M四颗第一乳磨牙

  24M四颗乳尖牙

  30M四颗第二乳磨牙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的牙齿问题

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  各个牙齿的发育时间虽然不尽相同,但就每个牙齿的发育来说,都是经过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3个阶段。牙齿萌出的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的造成,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营养良好,身体好、体重较高的宝宝比营养差,身体差、体重低的宝宝牙齿萌出早。寒冷地区的宝宝比温热地区的宝宝牙齿萌出迟。但总的来说,宝宝6个月左右就应该萌出第一颗牙齿,在2岁左右20颗乳牙应该完全萌出。  牙齿萌出过迟  牙齿萌出过迟是指牙齿萌出期显著晚于正常萌出期。如果宝宝在1周岁后仍迟迟未萌第一颗乳牙,就属于牙齿萌出过迟,需要查找原因。  宝宝乳牙萌出过迟,首先要看是否患有“无牙畸形”,即“全部缺牙”。这种病症在医学界非常少见。  宝宝个别乳牙萌出过迟可能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有关。佝偻病患者的乳牙可能推迟到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釉质发育异常。乳牙迟萌还是良性脆骨症的唯一口腔表现,这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宝宝因外伤引起牙龈增生,肥厚的牙龈使乳牙难以穿透,也会造成乳牙萌出过晚。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宝宝牙齿萌出过迟,可以在局部麻醉情况下切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  牙齿萌出时的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  一般宝宝乳牙萌出的时候都会出现唾液量增加,爱流口水,比较喜欢咬硬的东西,哺乳时可能还会咬妈妈的乳头,睡眠不安,这些都是宝宝牙齿萌出时的正常表现。  有些宝宝在牙齿萌出时会出现发烧、拉肚子,有时莫名其妙地气喘,有些宝宝甚至还会痉挛或者昏迷,则是牙齿萌出时的异常表现。如果出现此类症状,则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在宝宝牙齿萌出时,父母可使用安全的磨牙胶环、帮助长牙的玩具、磨牙食品等,以减轻宝宝的不适。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宝宝牙齿需要清理和保护  清洁宝宝小牙齿孩子1岁前后,少数乳牙刚刚萌出,无法用牙刷刷牙,妈妈们可以在每次喂孩子吃完甜食后,喂一些白开水,冲走宝宝口中的食物残渣;也可以用洁净的纱布或脱脂棉沾上温开水,轻轻地擦宝宝的牙齿和牙龈。在孩子1岁半时,乳磨牙开始萌出,妈妈们可以尝试用牙刷给宝宝刷牙,要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刷牙。  睡前不要给宝宝吃东西或喝饮料有些妈妈喜欢用一瓶牛奶或果汁塞到宝宝口中,等待其入睡。由于牛奶和果汁存留在宝宝口腔内,会产生有害的酸性液体,如果宝宝此时入睡,酸性液体会损害牙齿釉。  宝宝食用果汁要适量每天喂宝宝的果汁量应该控制在2~3杯。  经常检查乳牙一般应每2个月就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如果发现乳牙无光泽、颜色灰暗,甚至可以看见黑色龋洞,表明宝宝已经有牙齿遭遇龋蚀,应该去医院就诊。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宝宝应该多吃一些粗糙、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强化牙颌系统的咀嚼活动,增加口腔及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少牙病发生率。控制糖果、甜食,不吃粘牙的奶糖。忌含糖过久,吃糖果后应该彻底漱口或刷牙。  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宝宝经常性地吮吸手指、吐舌头、咬下嘴唇会引起上门牙前突,形成龅牙;宝宝只用嘴呼吸,也会引起上门牙前突;咬上嘴唇的习惯会形成“地包天”,总是用一侧牙齿吃东西,会使脸的两边发育不对称;睡觉时候经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的脸下,或平时喜欢用手托腮,都可能影响牙齿发育,造成牙齿畸形。妈妈们应该对宝宝的此类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  牙齿名称  萌出时间 萌出总数 萌出顺序  下中切牙  4~10个月  2    1  上中切牙  4~10个月  2    2  上侧切牙  4~14个月  2    3  下侧切牙  6~14个月  2    4  第一乳磨牙 10~17个月 4   5  尖牙    16~24个月 4   6  第二乳磨牙 20~30个月 4   7  小乳牙的常见问题  1、钙化不良表现牙齿表面脱落,泛黄预防和治疗为使牙齿发育期有良好的钙化,宝宝应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适时适量补充营养物质,尤其是含钙及维生素D、A的物质。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骨头汤、牛奶、鸡蛋、豆类、新鲜蔬菜等等,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牙齿钙化。  2、门牙受伤表现门牙呈灰黑色原因是因为门牙受到碰击、创伤性咬合等导致牙髓坏死预防和治疗必须尽早进行牙髓治疗,必要的配合漂白后进行修补。黑牙根是牙垢,是由于牙石堆积造成的。这些黑色物及牙垢、牙石应定期清除,最少一年一次清除干净,以免剌激牙龈引起炎症及出血,或引起龋齿。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不让宝宝的牙齿受伤。

Q:宝宝11个月了,还没长牙,怎么办?

  各个牙齿的发育时间虽然不尽相同,但就每个牙齿的发育来说,都是经过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3个阶段。牙齿萌出的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的造成,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营养良好,身体好、体重较高的宝宝比营养差,身体差、体重低的宝宝牙齿萌出早。寒冷地区的宝宝比温热地区的宝宝牙齿萌出迟。但总的来说,宝宝6个月左右就应该萌出第一颗牙齿,在2岁左右20颗乳牙应该完全萌出。

Q:宝宝几个月长牙齿

齿萌出时间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乳牙萌出一般时间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7.5个月9个月18个月14个月24个月下颌6个月7个月16个月12个月20个月萌牙正常时间范围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5~15个月6~21个月8~29个月8~28个月8~34个月下颌4~17个月6~27个月8~29个月8~27个月8~34个月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3种原因造成差异1.遗传因素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3.营养状况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牙齿萌出顺序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1)下颌中切牙,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6)上颌第一乳磨牙,7)下颌乳尖牙,8)上颌乳尖牙,9)下颌第二乳磨牙,10)上颌第二乳磨牙。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长牙时的6种症状2种正常反应1.咬东西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任何不适,但在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2.流涎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诞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动或松动不明显,在吮乳时,由于下切牙对舌系带的摩擦造成舌系带的创伤性溃疡。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变喂养方式,用汤匙喂养、调磨或拔除患牙。早萌乳牙应与上皮珠鉴别。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非牙齿的过早萌出。2.乳牙萌出过迟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此时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佝偻病患儿的乳牙能迟至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齿发育缺陷。遇到这种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3.萌出性龈炎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4.萌出性囊肿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