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在美国时装公司里,“设计师”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创意设计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师”──以前名片上也都这样笼统地称呼,后来才多出了“创意”两字。另一部分是“技术设计师”,就是为创意设计师进行技术支持的,比如打版师等。这些年,拜电脑软件进步所赐,又多出一个设计师种类,“美术设计师”,在综合的时装公司里,这类设计师也是为创意设计师提供支持的,不过是平面美术的支持。
我毕业前到外面公司实习时,碰到不少过来人悄悄跟我说,要是图安全,就选择做技术设计师吧,做创意设计师太不牢靠。说白了,他们是劝我做个“现世安稳”的打版师,每天只需对着一方阔大桌面(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制版)就可以妥妥帖帖赚一份不薄的工资,干的年头长了,甚至比创意设计师赚得还多。我似懂非懂地应聘过一两家公司技术设计师的职位,结果因各种原因不了了之,最后还是走上了创意设计师的路。做了这么多年,回头再想当时那些过来人的话,才体会他们的用意。
时装公司有很多普遍现象,其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就是设计师流动性大。公司里工龄最长的,如果问一下,多半不出在设计部门,而是在技术部,甚或后勤部门。原因在于工业竞争太残酷,在产品进入店铺这最后一步之前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无论哪个环节,也不管多大的事儿,一般的规律总是:管销售的一定要怪管运营的,管运营的一定要怪管生产的,管生产的一定要怪操作技术的。这几层还都算实在,问题有迹可循。若最后果真出了麻烦,比如像销售不理想这样的状况,那前面的每一层都会一股脑把责任推给做设计的,因为设计最虚渺,设计师也就最百口莫辩。而把责任推给设计师,对于上面任何一层,都显得最安全,也最顺理成章。因此,在我做过的几家公司里,哪一家都是设计师走的最多,有主动走的,更多的是被动走的。不走,能干二三十年的,都得像我的老老板当娜那样,不结婚,不生子,还要精瘦,可以不食不眠不过日子费尽心机地跟所有与创作无关的人和现象斗。常跟公司里的老人儿聊天,他们总会摇着头说,现在的时装工业不是过去的样子了。连汤姆·福德这么大牌的设计师也能被Gucci说炒就炒掉,这在从前想都不敢想,更何况普通的设计师。
曾看过一部叫《伊夫·圣洛朗,巴黎玛索大道5号》的纪录片,讲大师创作最后一组年度系列的完整过程。他指挥着他的团队,仍然采用全部手工的古典缝制方式,制作出一件又一件优美华服。他周围所有人都既安静又辛苦地忙碌着,只有他举手投足悠然自在,工作状仪态万方,甚是迷人。
这样的设计师也许还有,但这样的心理状态大概再也没有了。
比如德国大设计师吉尔·桑德,带着她自己创建、以她名字命名的品牌加入PPR大资本公司;一年之后,双方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她的人离开了那家公司,可她的品牌却不能被她带走,因为根据合约,它已不属于她个人。现在这个品牌每年仍继续在巴黎时装发布会上出现,但结尾出来鞠躬的却是公司新雇的设计师拉夫·西蒙斯。这种从前只在设计师去世或退休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如今竟发生在一个活着且尚有工作能力的设计师身上,可见今天已的确不是设计师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