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好孩子需要“坏”父母》连载——存在“辈分之间的战争”吗?

家庭医生在线 2010/11/22 3:25:48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促使男人和女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在一起,如从一次偶然的晚间约会到建立长久的夫妻关系。尽管结婚人群的数目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婚姻还是依然存在,婚姻的双方还是会作为一个团体,去进行孕育孩子的工作。但是,即使是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双方因为避孕措施出了问题而导致妻子怀孕的话,那么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也会为男女双方的日常生活带来一系列的不便和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现在有一段话十分流行,每天像回声一样不停地漫布到四面八方:

  伴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以往享受到的“爱情的甜蜜”消失了。然后,孩子出生以前对小夫妻而言最重要的事物突然间也都变成了历史,从此以后,小夫妻们不得不相信,自己的一生都必须被改变且已经开始改变了。许多人将这视为一种自然规律。其实不然,夫妻双方之间的爱依然存在 ——只是他们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地放弃了对爱情的希望。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然而受到损害的却是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是十分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种情况。

  上面的这段话引自教育家卡尔 ·海因茨 ·马里特( Karl Heizkessel Mallet)的一本书,这本书于 1981年出版。有趣的是,马里特将自己对孩子出生以后夫妻之间关系变化的思考与《格林童话》中《汉斯和格莱特》这个故事联系了起来(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自己的一对儿女遗弃在森林中,企图抛弃并扼杀他们)。这个童话故事可能是如今流传下来的最早涉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剧烈冲突的文学作品了,这个“小哥哥和小妹妹的故事”将不同辈分人群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鲜明地摆在大家的面前,为大家展示了一个颇具戏剧色彩的案例。

  另一个表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冲突的十分著名的例子是俄狄浦斯( .di-pus)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断地被人们传诵、加工、分析,从西格蒙特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到托瓦尔特 ·德特雷福仁( Thorwald Dethlefsen),这个故事从来就没有被人们淡忘过,并且现在还有一大批人前仆后继地踏入研究这种现象和问题的行列。俄狄浦斯这个故事中充满着残忍的元素,故事本身也十分罕见。这个故事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演变出了不同的版本,细节上有不少差异,人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注释也各不相同,但是忽略掉细节上的差异不计,有一件事是十分确定的:作为父母们的长辈也会对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曾经有人为奥腊国王做过预测,他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这位强势的君王为此感到十分害怕,为了不让预言成真,他命人将自己的稚子扔到了野外,并且孩子被抛弃时,双脚还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古代的部落氏族群体中,人们一直用这种方式来完成弃婴这项工作,这种方式在古希腊时期尤为盛行。当奥腊国王想要杀死自己的孩子时,为了不“染脏自己的双手”,他采用了一种间接的方式。从遥远的古代开始,父母们就学会了克制一些自己都不想正视的愿望(比如杀死自己的孩子),这种情况发展到现在,依然如此,不过现在的父母们想要掩饰的不是想要谋害自家孩子的意图,而是过分地执著于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但是上帝总是爱和我们人类开玩笑,命运中总是充满了巧合。在多年后的某一天,奥腊国王和那个被自己遗弃的孩子 ——俄狄浦斯相遇了。相遇的地点是一个岔路口,当时两人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对于自己和对方的家属关系也更是一无所知。坐在车中的奥腊国王刁难了步行的俄狄浦斯,为此成年后的俄狄浦斯出于“巨大的愤怒”杀死了奥腊国王 ——自己的父亲。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法国人类学家乔治 ·德弗罗( George Devereux)更倾向于喜欢讨论贯穿事情发展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而不是先后受到来自自己亲生父亲两次攻击的俄狄浦斯。来自纽约的心理分析学家马丁 ·伯格曼( Martin Bergmann)则指出:“有人认为导致俄狄浦斯弑父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或者看轻了父母对孩子的攻击性尤其是父亲对自己孩子的攻击性。对于自己的孩子,父母们要比我们想象的残忍,他们会有杀死自己孩子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父母们却是清楚知道的。父母们总是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对他们的爱,其实这种爱有时并不纯粹,有时则是被夸大了的。更为恐怖的是,父母们有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杀戮的欲望。 ”

${FDPageBreak}

 

  杀戮的欲望?这种说法肯定会让绝大多数的读者感到震惊,并且难以相信,因为这离我们的真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有时,孩子们的某些行为的确会让我们难以忍受,伤害到我们,我们也会为此感到精疲力竭,觉得他们太过分,但是 ——杀戮的欲望?听到这种说法,几乎所有的人不假任何思考就会立刻回答道:让我们仔细地翻阅一遍世界史吧,“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看这样的事情会不会真的发生过。你可能会说,俄狄浦斯的故事只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汉斯和格莱特的经历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这些文学作品可能都来源于生活,但是都有被刻意夸大的嫌疑,所以不足以作为例证。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圣经》吧,这本书经常会涉及信奉基督教的欧美等国的历史。论及其内容的广泛,再也没有第二本书可以和它相提并论了。

  在古老的文献 ——例如《新约全书》中,存在于奥腊国王与自己的儿子俄狄浦斯之间的生死冲突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与之类似甚至情节更严重的都有不少。以亚伯拉罕为例吧,上帝为了考验他的忠诚,就残忍地命令他将自己的儿子以撒杀掉(虽然上帝只是为了试验他,但是亚伯拉罕却不知情,他真的打算将自己的独子杀掉),而亚伯拉罕就像是米尔格拉姆实验 ①中的实验对象一样顺从,他听从了上帝的命令。最后如果不是上帝派了一个救赎天使落在他的胳膊上阻止亚伯拉罕的行为,以撒将过早地去见上帝了。根据《圣经》中明文记载,上帝自身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专横霸道的暴虐的父亲吗?他总是用阴险恶毒的心思来对待自己的信徒和子民,以折磨他们为自己的最大乐趣,他甚至可以被评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暴虐狂。“因为我,你的主人,你的上帝,是一个善妒的神”(《摩西五经》第 20章第 2条)是出现在《圣经》中的一条教义。不光是这样的教义,耶和华的行为也是如此:前面刚刚提到过,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虔诚,他要求亚伯拉罕将自己的独子作为献祭品。耶和华过分的行为还不止如此,由于大卫一个人犯了错,他就迁怒于大卫所属领地内所有的人,让他们遭受瘟疫的迫害,而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命;他因为拉麦说了“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而对拉麦予以惩罚,还因为他人的不顺从而对他们进行迫害。直至“将他碎尸万段”,上帝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无节制的父亲,他自大地说道:“我创造了光明、我创造了黑暗,我创造了和平,我创造了灾难,我是创造了一切的神。”创造我们人类历史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先祖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有关他的神话传说中,他始终以这样的形象出现。

  从耶和华到亚伯拉罕和以撒,从奥腊国王到俄狄浦斯,从汉斯和格莱特到现在我们从报纸中看到的那些被自己的父母害死的孩子,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本身就是一场旷日持久古来有之的战争吗?

  事实上很多实例都证明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不管是在“黑暗的中世纪”,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过去的时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近现代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让我们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仔细看一下世界史吧,我们可以立刻发现,很长时间以来,双亲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是缺失的 ——前面提到过的那个莫扎特和自己长子的例子即是最好的例证。

 

${FDPageBreak}

 

  “孤儿院”出现于中世纪末期,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之一。暂且不考虑其中的恶劣条件,孤儿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国家参与到这项事务中来以后,孤儿院的数量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最早的孤儿院出现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在这些孤儿院中最著名的当数弗洛伦的“无依儿童收养院”了。但是无依儿童收养院并不是最早的针对无依儿童的机构,因为在这种机构出现以前,其他性质类似的组织就已经存在了。早在 1160年的时候,居易 ·德·蒙彼利埃( Guy de Montpellier)就建立了圣神医院骑士团,

  该组织的遵旨之一就是要收容照顾那些无依儿童。后来这种组织逐渐多了起来。在意大利中部有一条河流名叫台伯河,但是不同于其他的河流,这条河中流动的除了水以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儿童的尸体。当时的教宗英诺森三世(Papst Innozenz III)乍然看到这种景象以后几乎可以说是被惊呆了,于是他立刻将居易 ·德·蒙彼利埃这个骑士团的创办人召回到罗马,在罗马的撒西亚,蒙彼利埃在教宗的授意下先后又组织建立了圣神无依儿童收养院和圣马丽娅无依儿童收养院。在欧洲的其他地区,与之类似的慈善机构也相继出现:“被抛弃在社会慈善机构门前的婴幼儿不光有非婚生的私生子,还有很多合法的婚生子女 ——其实这种残忍的做法和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仅仅在 1760年这一年,巴黎所有被抛弃在医院中的婴幼儿中就有 15%是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数值仍然没有任何降低的趋势或迹象。已婚父母抛弃自己孩子的原因,除了可怕的贫困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他们用冷漠的可怕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 ”

  1830年的时候,有 25000个弃婴被安置在圣彼得堡弃婴收容院中,并且每年都还有 5000名新进弃婴。在这个收容院中,共有 12名医生和 600名护士,代替抛弃自己孩子的狠心父母们照顾看护这些婴幼儿。但是即使有这些人的看护和照顾,也会有 30%~ 40%的婴儿在来到收容院后的六周内就死去,只有三分之一的弃儿能够存活下来成长到六岁。

  上面列举到的史实和借用的真实材料给读者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作为长辈的父母竟然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残忍到这种地步,更让人震惊的是,上千年以来,这种状况都没有发生改变。有些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战争,通常是由父母们挑起来的,然后孩子们来承受战争的恶果:这与屠场和献祭台有什么区别呢?在屠场或献祭台,白发苍苍的酋长、侯爵、将军或任何其他的类似的首领人物将群体中年轻的成员作为祭品献给神。 1795年,以马利 ·康德( Immanuel Kant)在自己作品《论持久和平》中曾连续两次用到了一件逸闻趣事,这件趣闻似乎给这位来自科尼斯堡的终生没有子女的大哲学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一位保加利亚的公爵和一位希腊的国王之间发生了一些纠纷,但是希腊的国王不想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这次纠纷,而是想用一个友好的赌约将这次的矛盾化解掉。面对这种情况,保加利亚的公爵回复希腊国王时说道:‘一个拥有铁钳的铁匠会借助手中的钳子去取炉火中滚烫的铁块,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拿’……”

  保加利亚公爵那句看似嘲弄的话其实正中要害。现实生活中,孩子就像是铁匠手中的工具 ——钳子。只有借助钳子这种工具大人们才愿意去碰触火,而这些火还很有可能就是这些大人们点起来的。现在的情况和康德时代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举例说吧,萨达姆 ·胡赛因曾经和乔治 ·布什以及玛格丽特 ·撒切尔都是盟友,但是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乔治 ·布什和玛格丽特 ·撒切尔就要求并强迫萨达姆从被自己占领的科威特撤军,并声称萨达姆 ·胡赛因为“一切罪恶屠杀的根源”,甚至要求处死萨达姆。抛却政治利益,他们的这种行为同时证明了,老一辈的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必要时处死后辈的念头。

  由于种种原因,我并不宜在这里向大家详尽地解释,为什么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父母们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可以出现如此大的变动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十分确定的,那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恶意这种现象曾经出现过,以后也将会继续存在;还有一件事也是确定的,对于由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即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接替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在关心他们的同时,也会对他们怀有憎恶之心,残忍和暴力将伴随着关爱同在;无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种关系也永远不可能是绝对和谐、没有任何冲突的。

 

${FDPageBreak}

 

  人类的基因造就了人类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和性格,而在这些行为方式和性格中,十分具有特色的则包括了人类的“哺育天性”。但是在很久以前,这种生来就有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遗失了,或者这种天性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佯装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拥有“自私的基因”,为所欲为。在这种价值观念的驱动下,一些罔顾人伦的惨剧也发生了。 1995年 6月 6日,年仅 20岁的美国女人珍妮 ·贝恩 ·杜克用安全带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扣在了温度过高的汽车中。珍妮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自己能够不受干扰地参加一场聚会。这两个小男孩一个只有两岁,一个三岁。八小时后,珍妮从宴会离开的时候,那两个小家伙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①珍妮做出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有没有“母性”的问题了,或许,她在潜意识里就想摆脱这两个老给她找麻烦的小家伙了,她早已动了杀死这两个孩子的心思。

  在不同辈分人群之中,人们犯下的罪行各种各样,而这些罪行又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长辈的父母对作为晚辈的孩子使用暴力;与之对应的另一种则是作为晚辈的孩子对作为长辈的父母使用暴力 ——后者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暴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媒体中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和评论也屡见不鲜,在本书前面提到过的“恐怖的孩子”就属于这一范畴的内容。

  孩子对父母的攻击性不光表现在直接的肢体攻击、想要杀死自己的父母上,更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贬低自己的父母,贬低他们的想法、愿望和感觉。 1376年的时候,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 Papst GregorⅪ)决定将阿维尼翁流亡教廷迁回罗马,为了劝阻他,“他(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的父亲纪尧姆 ·德 ·博福尔伯爵( Guilaume de Beaufort)跪在他的脚下祈求他,但是格列高利十一世却一脚将自己的父亲踢开,并且毫无怜悯之心地引用了《圣经》中《诗篇》里的一段话:‘这儿写着,用对待毒蛇的态度来对待他,并将这个蛇妖(东方神话传说中看人一眼即可置人于死地的蛇精)狠狠地踩在自己的脚下’……” ① 1105年的时候,德意志圣神罗马帝国的皇帝海因里希四世(HeinrichⅣ)被自己的儿子囚禁并剥夺走了手中的权力。这位君主也曾“主动跪在自己儿子的脚下,祈求着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儿子却完全不考虑自己父亲应有的权利,这个残忍的人甚至不屑于向自己的父亲流露出任何多余的神情,对于自己父亲的请求,他只当做没有听到……”。②

  据社会历史学家所知,中世纪时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对对方的憎恶感觉可以发展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与今天的种种情况相比,中世纪的一切似乎都更加的公开和不加掩饰。父母和孩子之间对权利的争夺从未停止过。发展至今,只是情节上少了一些戏剧性,形式中少了一些悲悯的元素,但是这些经历和发生的事情不会比中世纪社会中出现的少。

  1995年 8月 23日,德国电视二台围绕着这个主题,曾经进行过下面的报道:

  “‘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的自杀尝试真的能够成功。’一位母亲含着泪这样说道。这位母亲正在谈论的人是自己 14岁的儿子拉尔斯,母亲认为正是拉尔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水深火热,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来自儿子的蔑视、咒骂和殴打是这位单身母亲的家常便饭。这位母亲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这样对待的人。对父母施暴这种事情在今天的社会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通常,施暴者都是家中的男孩子,他们用殴打、咒骂和其他各种各样‘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村子里的人都对我指指点点,因为我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一位来自斯瓦本地区的名叫伊尔卡 ·霍夫里希的母亲说道。每一次父母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抓住管教孩子的适当方法……”

  霍夫里希女士的说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父母们害怕失败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并为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果父母们能够正视自己与孩子之间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关系 ——毫无疑问,所有的父母都在承受着这种关系带来的折磨 ——那么让父母接受自己的矛盾心理和负面感觉也将变得更容易。在这里和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带领父母们认识到,当自己受“负面感觉”影响时,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冲动。这种认识不是为了强调义务和责任(内聚力,尤其是爱)有多么的重要,只是单纯地让父母们正视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经常提到的“好斗的”或“让人讨厌的”情绪,例如嫉妒、仇恨等等)。

  上面所说的一切,绝对不是为了向父母们证明,你们应该允许自己的负面情绪随意地滋长泛滥,而是为了指出父母应该诚实地面对它们,坦诚地和大家探讨它们。在有一些哗众取宠专以耸动新闻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媒体报刊杂志中,有一些事实会被过度夸大,而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常见冲突也会被刻意尖锐化。曾经,有一篇报道的内容让人十分震惊:宝马汽车公司的首席设计师盛怒之下枪杀了自己的儿子,而导致他盛怒的原因则是儿子沉迷于吸食毒品。这种报道通常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已经恶化到了这种地步!

 

${FDPageBreak}

 

  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有些人想要排除自己的某些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失败以后,他们就总是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刻意地夸大。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在很早以前就说过:“越是想要刻意排除的情绪反而越容易反复出现。 ”

  如果将家庭关系比作是一场持久战的话,那么父母和孩子则分别是参与到这场战争中的两支敌对军了。下面让我们再将话题的重点移回到参战的一方 ——父母这边吧。 究竟是为什么,作为长辈的父母要对作为晚辈的孩子们实施一系列的具有攻击性的伤害行为呢?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父母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成年以后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他们会和我们争夺有限的食物,当食物不足时,我们应得的那一份就自然成问题了;他们会夺走我们的皇冠和地位,必要时甚至不惜迫害我们的生命;在未来的某一天,将我们从财富、权利、地位和名誉的舞台中推出去。(心理分析学家狄奥多 ·莱克,在谈到“对遭遇报复的恐惧”时曾经这样说道。)“对遭遇报复的恐惧”这种说法是由一位名叫 C.F.克鲁格( C.F.Kruger)的作家于 1752年提出的。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他的详细名字已经被遗忘了。但是由他提出的“对遭遇报复的恐惧”这种观点却成了“黑色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基础:你们的儿子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夺走你们的领导权,为了加强并保持你们的威望,你们可以并应该选择以暴制暴的手段来对付他们。如果不用这种方式,那么对孩子的管教将无从谈起。责打孩子时必须下手够狠,不能让他们感觉你只是在和他们闹着玩,严厉的责打会让孩子们明白并坚信,你才是他们的主人和神。对孩子的责打行为是不能停止的,除非他们已经对你唯命是从,不敢拒绝或逃避你对他们所做的任何行为,即使是恶意的行为。

  现在,我们很少再能听到这种言辞如此激烈观点如此偏激的言论了 ——但是,父母们的这种念头真的已经完全消失了吗?害怕自己的孩子随时都会夺走自己手中的权利,因为“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孩子的时代已经到来”,自己已经过气了,为此心中总是充满恨意,嫉妒自己的孩子,即使到现在,这种复杂的感情仍然困扰着父母们,依然影响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公开地表现出自己对遭遇报复的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和惩罚手段,还是因为羞愧而将这一切都掩饰起来?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缺少了那一份“应有的和谐舒适”。有一件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就像曾经的一位人类文化学家写到的一样,“人类社会中,相邻的两代人(紧紧相邻的两代人,父母与自己的孩子)总是处于敌对状态,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紧张,有时他们甚至会仇视对方。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又和最初的情形有关,作为长辈的父母们用专制的手段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他们专制的行为又会引起孩子对他们的仇恨。”而父母们会这样做的原因则又可以向前追溯,团体中的老一辈(父母)成员视后辈(孩子)为未经授权就擅自闯入自己领地的入侵者,想要排挤他们,同时后辈(孩子)想替换掉老一辈(父母)的成员,将老一辈成员视为妨害自己实现雄心壮志的障碍。

 

${FDPageBreak}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从媒体上看到一些报道,报道的内容是出现在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充满残忍元素的、争夺激烈的战争场面。我挑选了某一个地区的地方报(这是这个地区唯一的地方报),仅仅在一天的报纸上,我就看到了下面的四则消息:

  短讯

  周三,两个男孩子的尸体出现在上法尔茨地区的诺伊马克特县城里。这两个男孩子应该是被自己的母亲扼住喉咙窒息而死的。第一份尸检报告证实了孩子是被扼死的说法。

  母亲将孩子从飞驰的汽车中甩了出去

  菲尔特(德新社)——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来自菲尔特的一位年轻妈妈将自己的两个孩子从车上甩了出去,最后导致他们严重受伤。当这位年轻的妈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从车中飞了出去以后,她马上将车倒回,但是在倒车的过程中,汽车从两岁的那个男孩子的脚上碾了过去,开着的车门又撞到了 5岁的那个男孩子的头部。这位妈妈也因此受到惊吓。最后三人都被送往诊所。了解情况以后,警察表示他们会以疏忽大意的名义对孩子的母亲提起诉讼。事故的起因可能是,坐在后座的某一个孩子将车门打开了,汽车在快速前进及转弯的过程中,孩子飞出了车外。而导致孩子可以打开车门的原因则是母亲忘记了开启汽车上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安全装置。

  由于成绩不好而枪击老师

  绿恩维勒(Lynnville)(德新社)——由于连续两年来成绩都很差,一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绿恩维勒的 17岁少年用一支小口径步枪杀害了自己的老师和一位年仅 16岁的女同学。“他当天来到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掉自己的老师,”来自警局的工作人员米歇尔·查普曼说道,“被杀掉的那个女孩子则是他偶然遇到的同学。”这个名叫杰米·洛兹的 17岁的少年带着枪来到学校,并将枪口指向了自己 57岁的女老师和老师的同事。与被害老师同时中枪的是另外一位女老师,年龄为 47岁,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三分之一的美国女性都有过被虐待的经历

  巴尔的摩(联合通讯社)——三分之一的美国女性都有过被家庭中男性成员虐待的经历,而这些家庭男性成员主要是自己的父亲或伴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巴尔的摩医药署做的一份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被虐待的女性中有大约 50%的女性年龄都低于 18岁。这项调查于 1952年展开,目的在于了解女性在家庭中受虐待的程度和范围。受调查的对象则是巴尔的摩地区到诊所内就医的女性。在所有受访对象中,有 639名女性表示,自己曾有过至少一次被家庭中男性成员虐待的经历。被虐女性中有一半都曾经受过骨折、烧伤烫伤、内伤或头部创伤的折磨。被虐待过的女性更容易有自杀倾向。

  一份警务报告显示,四分之三的暴力行为几乎都在家庭内部上演。从这份报告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推论: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暴力行为可以像家庭暴力一样,会被当事双方或至少一方主动否定或隐瞒。

 

${FDPageBreak}

 

  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常见的家庭暴力犯罪,还尤其符合家庭中孩子遭受暴力的情况:警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导致儿童死亡的犯罪案件中, 44%的作案者是孩子的母亲, 18%的作案者是孩子的父亲, 4%的作案者是孩子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亲人 ——在一些疑案中,作案嫌疑最大的是孩子的亲人,比例高达 11%,陌生人所占的比例仅为 4%(在 17%的儿童凶杀案中,没有人知道作案人是谁)。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儿童凶杀案都是在儿童熟悉的生活空间中发生的,在这些凶杀案中,亲人作案的嫌疑超过了 75%。”②儿童遭受到的威胁除了凶杀案以外,还有性侵犯:“与凶杀案的作案人主要是亲人不同,对儿童实施性侵害行为的绝大多数都是陌生人。那些犯罪嫌疑人埋伏在儿童游乐场、公园或者自己的汽车中,伺机作案。在所有与儿童性侵害有关的案件中,只有 3%~ 4%的案件的作案者不是陌生人。 ”

  专业人士解释道,不管是从不断增加的暴力行为还是从越来越严重的暴力情节来看,家都成了最主要的暴力案件发生地,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暴力犯罪行为。对此,实践家们认为: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总结出,我们周围存在更多的虐待事件。我们想要向大家证明的是,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中,社会关系网变得越来越脆弱。来自慕尼黑社会服务机构总部的亚瑟 ·莫桑德认为,逐步恶化的经济形势、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和离婚率、不断变小的居住空间,这一切不好的情况都必须要由成人们来面对,他们无法逃避。来自外部的压力让成人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随后他们借助各种各样的消极方式和手段将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在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身上,而儿童首当其冲。 ”

  如果父母们对自己的恐惧少一点,不要那么害怕自己会做出某些看似不合父母身份的行为,那么正视和开诚布公地谈论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也会变得容易得多;父母们坦诚地招认,自己不能也不愿“只为了孩子”而活着也不是一件那么“不合礼教”的事;父母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愤怒和失望,而不用一直尴尬地隐藏着自己的情绪。父母和孩子的利益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背道而驰,这本来就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所以父母们应该正视自己与孩子因为兴趣利益不同而引发的一些争端和冲突,因这些争端和冲突引发的感情混乱也应该是被容许的。如果父母们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改善就前进了一大步,因为父母们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久经压抑后,会在某一个突然的时刻毫无预警地爆发,而他们发泄的对象则是毫无自卫能力的弱势群体 ——自己的孩子。

  导致父母虐待孩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父母对自身角色的惧怕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但是在这些原因中,有一种因素十分明显且最为重要,那就是父母们小时候自身受到的伤害。会殴打、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来自那些内部关系并不和睦的或不太正常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受到殴打、虐待等折磨,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又会将从小耳濡目染的恶习传承下去。其实,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孩子对和睦的家庭关系特别向往,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自己现有家庭的和谐,避免让以往的噩梦延续到现在,有时甚至都达到了苛求的地步:在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中,善于交际、遵守秩序、保持和谐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情况总是不尽如人意,他们好不容易建立维护的东西(和谐、秩序、友好氛围)总是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干扰,为了保持已有的和谐,他们会计划用严厉的手段来捍卫自己,必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实施那些手段。早在几年前,著名的美籍精神病医师弗雷德里希 ·哈克( Friedrich Hacker)就曾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年幼时有过被殴打经历的父母们特别渴望家庭生活的和谐,但是当现实中他们期望的和谐落空了以后,他们会感到惊慌,不知所措。他们认为孩子们麻木不仁、残酷无情,辜负了自己对他们的信任,并因为孩子们对他们信任的辜负而痛苦不堪 ……通常情况下,那些所谓的最受钟爱的、被管教的最好的孩子也是最直接的受虐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他们会使用暴力手段对付孩子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越高。父母们在失控或愤怒的情况下,会条件反射式地对孩子施暴来发泄自己期望落空的痛苦。此时,暴力手段也就成了父母们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手段了。 ”

 

${FDPageBreak}

 

  在一场在洛杉矶举办的关于儿童受虐的研讨会上,哈克指出:

  存在于现代大都市中的家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家庭成员超不能分就业,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人数不断减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这一切都导致现代大都市中的家庭经不起任何干扰,即使这些干扰是必然出现的,无可避免的。家庭成员不能忍受其他成员对自己独立性的干涉,不能忍受其他成员制造的噪声以及他们的无纪律性。与渴望完全不受干扰相反的,父母们又都希望得到孩子的认同,希望孩子能够尊敬爱戴他们,而尊敬爱戴他们的起点则是孩子与父母之间那种相互的爱慕和好感。人们深信和谐是业已存在的,是天经地义的。而人们对先天责任意识的猜想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他们认为家庭成员的个体利益从一开始就是可以互相协调配合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可以没有冲突、没有摩擦地共存。

  在这种相互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一种恐惧,父母们惧怕孩子会将自己迫切期待、渴望已久的和谐秩序打破,害怕当这种干扰真的出现的时候,自己对此无能为力,因此会生气,甚至勃然大怒。为了解释清楚,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我们有必要将父母与孩子的利益状况和行为动机分开来研究。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该不该参加早教班?

孩子0—3岁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了,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教班作为早期教育的一种手段,也逐渐被家长所认可与接受,但是最了解孩子的应该还是孩子的父母.去早教班的好处:1,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可以教会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延伸教育.也学到了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2,一般孩子都是母亲一个人带,交际比较少,早教班可以让孩子尽早的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老师和同伴的关系,有助于孩子尽早的融入集体生活.3,现在由于是独生子女,6个人(孩子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围着孩子转,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交际能力以及抗压能力的培养,参加早教班可以让孩子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

Q:一周岁宝宝早教需要什么?这个时候给宝宝早教要教导些什么?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因此值得提醒的是,不少家长把早教机构当成了幼儿园、游乐场,带着这种思想让宝宝上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此外,孩子父母是早教成功与否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把在早教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早期教育,条件允许的话找到一个合适的早教机构非常重要,给孩子一个专业的开始,让他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现在国内早教中心很多,专业的品牌早教国内也有几家,像:亲亲袋鼠,美吉姆,金宝贝等,家长不妨带着宝宝多试听几家,考察下环境,设施,课程

Q:6个月宝宝早教

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孩子,只要家长付出了,孩子会给您答案的。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刻意。如果要单纯的一一讲应该怎么教,可能答案要写几天几夜了,而且写的也不一定就实用的,因为每个孩子还是因人而异。我只能给楼主提一些建议吧。首先我感觉楼主最先要做的就是看一些早教资料,不论是什么早教资料,多看几种以后我保证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对早教理解的思想和怎样教育孩子的方向。我给楼主推荐几种吧。冯氏的早教革命(虽然被中央电台曝光,但是看了还是有点效果的),杜曼的杜曼早教,卡尔威特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也可以看看,这几位基本就概括了现在国内外最著名的早教专家的思想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慢慢实践了,看完上面的一些著作后,我想心里基本对早教就有点底了,应该都大致知道和了解应该如何开始自己对孩子的早教,(其实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比较难,坚持起来就更难。主要是从孩子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包括衣食住行,心理,语言,体质等各方面的注意。如果引导的好,孩子天生就会有求知欲的,就可以慢慢引导孩子一些专业一点的知识,比如从拼音,算术开始,然后汉字,英语,一步一步渐渐深入。)第三步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家长懂得了如何早教,也做了平时该做的,有的孩子让家长觉得很顺利,很满足,有的孩子家长则觉得明显还是不行,觉得孩子完全不能让自己满意。出现了这两种效果家长父母都不要大惊小怪,这都非常正常的。如果你去强求孩子,心里面有一定的功利心,效果很大一部分会适得其反,即便家长现在看不出来,也是为孩子以后心里的扭曲埋下了伏笔。)一定要记住,孩子会了就会了,不会也不勉强,一点关系都没有,真的,切记切记。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心里健康更重要!如果楼主觉得去买早教资料不方便的话,推荐楼主可以去网上买电子版的,电子版的资料和实物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挺方便的,又省钱,都几块钱一份,我看的很多资料都是在网上买的电子版,我买的资料的那个老板的球球是85484624楼主可以加他看看他好像是专卖早教和育儿资料的都很便宜,又方便又省事。教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还是需要靠家长对于早教知识的了解运用结合宝宝自身的条件,在生活中引导宝宝。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宝宝的。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作为父母,必须兢兢业业地培养好孩子的习惯,包括,读书的习惯、运动的习惯、整理的习惯、劳动的习惯,等等。所以,生活即教育育儿交流群球球群153694323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