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父母不要和逆反期孩子较劲

家庭医生在线 2010/10/20 2:16:28

       父母不要和逆反期孩子较劲

                      推荐阅读:10个时间段“做不出”健康宝宝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产生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FDPageBreak}

父母不要和逆反期孩子较劲

推荐阅读: 教你几招顺产良方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10月10-10月14日
  • 高智商宝宝才有的6种特征1400972
  • 10个时间段“做不出”健康宝宝1008511
  • 围观:世界最不可思议的产子经历923058
  • 揭秘:哪些特征100%会遗传给宝宝852070
  • 入秋 宝宝为何爱流鼻血?813905
  • 宝宝感冒发烧不用药的秘方766246
  • 震撼:实拍妈妈自然分娩全过程(图)695481
  • 孕期饮食影响胎儿性别669083
  • 宝宝性教育的3个关键期631522
  • 离奇!妇女怀孕三年生石头婴(图)605394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孩子逆反心理重怎么办

每个宝宝都会有叛逆期的,最主要是要喝宝宝沟通,把宝宝当成是平等的,充分尊重孩子,这样才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Q:小孩叛逆怎么办?

青少年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主逆反:如果教师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2.平衡逆反:当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家长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师的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这就是平衡逆反。3.信度逆反:教师家长的所作所为随时随地都受到孩子严格的监督,倘若教师家长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平时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这就是信度逆反。4.情境逆反:在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一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家长不顾及孩子当时处的情境,就会诱发孩子的情感障碍,使孩子紧闭心扉,对家长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5.超限逆反:这是由于教育的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态度。6.禁果逆反: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能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反射,产生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7.归因逆反:假如孩子了解大人行为的动机不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心理对抗,这就是归因逆反。8.评定逆反:这是一种因大人与孩子之间评定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逆向反应。大人在教育孩子时,过分渲染、夸大其词等都可能诱发孩子产生这种逆反反应。9.投射逆反:大人把工作成败的原因主观地集中到少数对象身上,撇开与此有关的其他因素而引起的逆反态度,这是投射逆反。那么家长与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逆反心理的孩子呢?具体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由孩子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所引起,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知道和得到,这时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在情感上交流的技巧。2.由于做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采取"转至"的方法教育,而该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故意要显示自己的能耐,加上情绪不稳定,所以显示"抗上"的逆反心理。家长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决权",即使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3.多数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一旦和家长发生抵触,做家长的总喜欢摆出长辈的样子。采取"高压"政策,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升级,有的甚至出现说谎、逃学等不良行为。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想法,对孩子说话要真诚、恳切。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做家长的只有通过亲切的心理交流和正确疏导,才能彻底矫正。11--15岁是青春期的“第二反抗期”,孩子的心理状态发展得怎样,往往会影响将来性格的形成及健康发展。

Q:初中孩子逆反该怎么办?

初中生逆反是一种正常现象,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存在,只是程度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首先,父母不应该让孩子觉得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成就。他们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真正关心和爱,这对孩子克服叛逆心理更有用。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鼓励他们,不要盲目批评他们,否则孩子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引导他们的思想,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父母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要多换位思考,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意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