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世界最著名的6种教育法
“00后”:出了校门就进培训班
“早上6点半起床,在幼儿园上英语、写字、算术、阅读等课程,下午参加幼儿园的国际跳棋班;放学吃过晚饭后转场参加绘画或者音乐启蒙班;周六、周日一大早,参加钢琴和舞蹈兴趣班。”这是家住武汉武昌区的4岁半女孩玉玉一周的生活安排。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启蒙教育和特长培养,似乎多花些钱,让自己的孩子起跑早一点、多掌握一门特长,便多一份让孩子今后脱颖而出的筹码。英语、奥数、舞蹈、钢琴、书法、绘画……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像一座座大山,压在“00后”稚嫩的肩膀上。
“我是家里最累的人!”玉玉经常向父母嘟囔着。每天在学校、培训班、家三点之间游走,“00后”们身心俱疲。据200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蓝皮书称,北京小学生的日均课后作业量偏大,睡眠时间不足,有近2/3的学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10小时睡眠标准。
更令人担忧的是家长不尊重科学规律的培养方式。幼儿学习舞蹈最佳时间是在4岁半以后,违背这个生理规律,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很大损害。但现在,一些孩子刚过3岁,便被望子成龙成凤心切的家长送到舞蹈班强行训练。
没有选择权利的“00后”,只能被动接受父母安排,而由此引发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据一项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其主要原因来自学习压力过大。
“从大人的角度看,小孩子不用上班,无论去学校还是培训班都是玩,根本没有什么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成都从教10年的幼儿园老师吴婕说,“孩子们的书包变成了拉杆箱,‘小眼镜’越来越多。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的幸福感却不断下滑,心理问题正趋向低龄化。”
${FDPageBreak}
推荐阅读:育儿伪真理 你占了几条?
“独一代”父母:焦虑又无奈
一位家长坦白:长期以来对玉玉是持着一种“放养”态度,没有送去上任何亲子班或者兴趣班。等玉玉长到4岁,她开始发现差距了:别的孩子会弹琴、会跳舞、会写书法,玉玉却什么都不会。
“几年时间,证明我女儿就是瞎玩,没有玩出任何成果来。”李清说,“家长之间会比较,老师会格外地经常夸奖那些有特长的孩子,这些逼得我不着急都不行。”
但事实上,真正迫使他们焦虑的,是孩子在择校等现实问题面前的“竞争力”。虽然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应根据户籍所在地就近入读小学、初中,而现实情况是,经过选拔考试,学生可以到户籍所在地之外的重点学校就读。很多父母的想法是:让孩子在学前掌握一些艺术、体育特长,上小学后再参加数学、英语等科目培优,在竞赛中获一些奖,考进重点学校就容易了。
这些“独一代”父母们谈起孩子的学习问题如数家珍,但每当问到孩子由谁照顾、平时如何和孩子交流等问题时,便会显得底气不足。不少父母把孩子的培训班学费一交,把孩子往爹妈跟前一送,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
“虽然‘80后’父母工作忙,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但我们也有自身优势,比如文化程度高、眼界宽,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教育方法比老一辈人更细致、更科学。”广东启德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员工何莉说,“我们也有无奈。我们并不希望孩子光被家人宠着,也想安排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学习相处和分享,但现在出了门就是水泥钢筋的高楼,很难找到同龄的玩伴。”
${FDPageBreak}
推荐阅读:宝宝哪些行为告诉你开始喂辅食
专家:本末倒置会给儿童留下终身阴影
当前“00后”所面临社会环境与“独一代”父母完全不同,他们处于家庭“财富漏斗”最下端,可以轻松获得最多的财富资源,这样的经济结构容易让孩子不懂得奋斗和珍惜;而儿童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从过去的“自上而下”转变为“四面八方”,决定了对“00后”的教育难度势必增大。
“我们的教育需要去掉功利化,即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各种什么‘家’,而是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强、敢于克服困难、能够与他人团结合作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即使要培养孩子的特长,也应该建立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从教30年的贵阳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张文说,“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家长迫使孩子提前起跑未必意味着日后成功,扼杀儿童的天性却可能带来终身的负面影响。”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张文说,儿童阶段是形成品格的重要时期,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的基础,作为家长不应该将此本末倒置。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仍在做甩手掌柜的“独一代”们应该尽快挑起自己的家庭职责,为孩子做好榜样,全力配合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