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灵芝肿瘤治疗

李开复罹患淋巴癌感叹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家庭医生在线 08月12日

面对癌症,关键是积极预防、积极治疗

9月6日早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通过微博证实自己确实患有淋巴瘤,感叹:“世事无常,人生有限。原来,在癌症目前,人人平等。”由于正值9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前夕,李开复患病的消息尤为引人关注。据了解,淋巴瘤的发病率正在以年平均3.43%的速度增长,且病人中年轻的面孔很多,有一半在30-60岁年龄段。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青年演员李钰、台湾知名歌手阿桑都被淋巴瘤夺去生命。他们都正值壮年,为何淋巴癌频频向中青年一代伸出“魔爪”?原因是什么?李开复开始思考。

李开复反思:都是“拼命工作”惹的祸

环境污染加剧、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长时间处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辐射下、染发或使用非环保的装潢材料,都会导致一个人罹患淋巴癌。罹患了淋巴癌的李开复发微博坦言:在以往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所以给自己的负荷一直比较重,甚至坚持每天努力挤出三小时时间工作,还曾天真的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上述反思,指出“拼命工作”会导致久坐、缺少身体活动、吸烟、不合理膳食、忽视癌症征兆等众多问题。从医学的角度看正中核心,“拼命工作”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以下仅在癌症医学的范畴内分析。

现在职场中拼命工作的模式,基本就是坐在椅子上面对电脑,忙起来几个小时身体一动不动,形成久坐。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甚至无暇正经用餐,经常叫个快餐胡乱吃一通,膳食严重不合理;同时还会忽视和隐忍身体出现的症状。有时候夜间加班为了提神,还要点上香烟、吃上零食、喝上饮料。日常生活中围绕工作转,挤占了身体活动的时间,很多职场人士长年缺乏体育锻炼。上述这些因拼命工作导致的生活方式,件件指向癌症。

久坐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肥胖会引发多种癌症

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完好的基因可以精准控制细胞的代谢,而变异的基因可能引起细胞无限增殖——即癌症。多种因素会导致基因变异,其中一种因素就是细胞周围的微小环境。这个微小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细胞内基因的变异,而肥胖、身体缺乏活动、不合理的饮食都会影响这个微小环境,一些影响会最终导致引发癌症的基因变异。

身体肥胖、甚至是身体局部的脂肪过量,是许多癌症发生的原因。如腹部肥胖会引发结肠/直肠癌,随着腰围的增加,患这种癌症的危险性也增加。而多项研究表明,随着久坐时间的增加,体重增加的危险性也在提高。所以“你都长胖了,肯定没好好工作吧”是错的,更符合实际的情况是,坐在电脑前工作,越拼命越容易长胖。

缺少身体活动会直接增加三种癌症的患病率

身体活动是指通过骨骼进行的任何形式的身体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体育运动。现在的职场工作本就让人们缺少身体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让人们下班后仍经常坐着。

而这些习惯,都会增加患上癌症的危险性。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身体活动对结肠癌具有预防作用的证据是充分的;身体活动很可能对绝经后期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具有预防作用。

每五个因癌症死亡的人里面,有一个是因为吸烟死亡的。

因为有“吸烟提神”的说法,很多经常熬夜加班的职场人士,靠抽烟来缓解疲乏,有人还靠抽烟来缓解压力。但抽烟是癌症#!重要的催化剂。世卫组织指出,烟草使用是单一的#!重要致癌风险因素,它导致全球22%的癌症死亡,以及全球71%的肺癌死亡。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世界上大约1/3的癌症负担归因于吸烟和烟草暴露。我国#!新癌症风险因素的归因分析报告指出,吸烟是我国男性人群中主要的癌症死因,约占33%。

不合理膳食也是癌症推手

加班时候的饮食习惯——摄入快餐、饮料、零食,会导致肥胖,间接引发癌症。而零食中含有烟熏、腌制、含防腐剂或高盐的加工食品,这类加工食品会直接增加患癌风险。

忽视癌症早期征兆,会贻误时机

癌症的早期发现能够大幅提高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在于对身体出现的征兆保持敏感性。某些癌症的早期征兆包括肿块、无法愈合的溃疡、异常出血、持续性消化不良和慢性嘶哑。当发现这些征兆时,要及时诊断,如果为了工作忽视这些征兆,可能把小问题拖大,导致可治的变不可治。

很多癌症可以预防,只要你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大多数癌症病例可被预防——杜绝烟草会直接减去约1/3的癌症负担;增加身体活动以及合理的膳食,会再减去约1/3的癌症负担。

个人预防的意义在于,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然后再把命运交由“无常的世事”。癌症是由一类基因变异的积累造成的,我们的生命运转越久,这种积累越多,患癌症的概率越大,理论上,只要一个人活得够久,他终究会得癌症。还有极少数人生来就带有足够引起癌症的基因变异,这部分人构成了5%-10%的癌症病例。所以患不患癌症,有“听天命”的因素。但毕竟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极大的影响基因变异的积累,所以相当部分的主动权也在我们自己手里。

科学家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下图中的10条建议。有人可能会觉得完全遵从这些建议,将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乐趣,李开复也只是认为拿健康换事业“不一定”对。那么如何抉择,就看个人的认识了。

(责编:鲁羚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