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鱼鳞病问答

零歧视才能避免出现第二个鱼鳞病弃婴

家庭医生在线 05月20日

11月13日凌晨4点半左右,杭州市一位正在扫地的环卫工人在某单位门口,发现了一个浅绿色的塑料收纳箱,箱子里有一个头部有明显鱼鳞状皮肤的女婴。杭州市三院儿科医生介绍:孩子的发育状况良好,检查结果显示心肺功能正常,情况总体还可以,就是皮肤粗糙点,患有鱼鳞病。

俗话说:骨肉亲,打断骨头连着筯。人们不仅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父母把自己几个月大的亲生女儿在一个寒冷冬季的凌晨(记者上网查了一下当天的最低气温只有10摄氏度)抛弃街头呢?难道仅仅就是孩子头部的那点鱼鳞状皮肤吗?

记者专门就些采访了郑州华柱鱼鳞病治疗中心的赵主任,据赵主任介绍,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本身没有传染性,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能加以科学治疗和护理的话,鱼鳞病是能够治愈并可以避免复发的。

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脑海中忽然掠过两个字“歧视”,可能正是女婴父母迫于“歧视”的压力才不得不做出这种残酷的选择。虽然记者的这种提法有替弃婴父母辩理的嫌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处的社会上的确存在有太多令人窒息的歧视:种族歧视、身材歧视、婚姻歧视、求职歧视、家庭歧视等等、等等。

对于鱼鳞病患者来说,备受社会歧视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与异样的目光、不加掩饰的拒斥甚至制度性的歧视相伴相生。这对于他们那本已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来说,无形中就成了击跨他们的那一根稻草。因此,我们应该大声为正在或将要受到歧视的人们呼吁:我们要零歧视。

要实现零歧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事情,是需要我们这个社会共同来完成的一项社会责任。比如鱼鳞病患者能够公平、公正的参加各种社会求职活动,而不是遭到某些单位的制度性歧视。鱼鳞病患者也应该带着希望、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他们不应该在任何形式的歧视下生活。正如一名鱼鳞病患者所说:“我们也希望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生存。对我们一味的排斥会将我们推得更远,期待社会能为我们多提供一些机会、一线生机、一丝希望。”

佛说:歧视本身就是一种罪孽。只有实现零歧视,才能避免我们的社会出现第二个鱼鳞病弃婴。

温馨提示:歧视本是社会上存在已久的一种陋习,要想让它一夜之间从这个社会上消失也是不现实的。所以,鱼鳞病患者还是要自己坚强起来,勇敢面对歧视。鲁迅曾经说过: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就是说绝望里藏着希望,希望里藏着绝望。绝望和希望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生活有时会使人失望,有时却给人带来希望,既然如此,还是应相信希望。只要心中有光明,光明就在明天!

(责编:邓秀芳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