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啤酒”对肾脏危害大

转载 03月19日 来源:搜狐健康

  王先生从东北到广州出差,连日走访公司客户,几天下来几乎每餐都是生猛海鲜,而且也少不了喝酒助兴。所谓“无酒不成宴”,喝酒一来是为了佐餐二来是为了气氛。几天过后,王先生发现自己尿量少了,发烧,而且面部、下肢出现水肿,到医院一查,已经出现急性肾损伤。

  明明吃的喝的都是好东西,为什么反而害了肾脏?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史伟分析,短时间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特别是海鲜加啤酒,最先出现的是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对肾脏的毒性非常大,造成肾小管和肾间质发生病变。当患者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时,肾损伤叠加,可能最后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

  “多少克高蛋白或高嘌呤食物(海鲜、内脏、豆制品等),会对肾脏造成多大危害,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数据。”史伟表示,由于个体代谢、身体负荷能力的差异,肾脏损害后果也不同,有的人可能过量饮酒一晚上就恢复过来了,但有的人第二天一验血,血尿酸就高达600多了。该院主任医师梁馨苓建议,为了应酬,确实要大吃大喝的,建议一方面多喝水,另外也可以在餐后适当喝点苏打水。“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能保护肾脏,只是通过碱化血液,减轻尿酸结晶,降低损害后果。”

  专家指出,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负责排泄废物和毒素的器官,吃得太咸、太甜、太油、太高蛋白质,都会加重肾脏负担,肾脏易病变。

  尿量减少是危险信号

  急性肾脏损伤,是一组肾功能急剧下降临床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死亡率达50%~60%。那么,哪些人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呢?专家介绍,首先是超过65岁的老年人(危险系数比年轻人翻倍)、以前有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粥样硬化或肾动脉狭窄等人群、已经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其次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一些重大手术,特别是心血管手术后,使用了肾毒性药物、使用造影剂、发生严重感染如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外伤如横纹肌溶解症、血糖急骤升高、缺血、休克状态等,更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确诊依赖于血液、尿液检查,但一些不适症状可辅助诊断,包括尿量减少、颜面或下肢浮肿、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头晕头痛、胸闷心慌、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刷牙出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等。

  “其中,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是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危险信号。”专家提醒,因为肾脏是负责人体废物和毒素排泄的,形式则是形成尿液。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每天4~8次。一旦小便量出现骤减,就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去医院检查。

(责编:郭睿璇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