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家庭医生在线 12月13日

在刚刚生完宝宝之后,新妈妈都会元气大伤,因而产后坐月子补充元气就至关重要。但倘若在冬天坐月子的话就会很头疼,特别是南方,天气冷,月子期间又有很多讲究,行动都不便。那么冬季应该如何坐月子呢?冬季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项?家庭医生在线熏蒸理疗频道这就为大家细说。

冬季应该如何坐月子

肉类进补适可而止

产妇产后元气大伤,需要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质食物,如鸡、鱼、瘦肉、蛋、奶等,但如果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尤其是在吃得多动得少的秋冬季大量进补,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反而不利于体型的恢复。因此产妇肉类进补要注意适可而止。产妇坐月子期间食品应该多样化,营养要更加均衡,鸡,瘦肉、排骨、鱼、蛋等虽有补益的作用,但是也不宜过量。

适量进食蔬菜水果

部分蔬果属于生冷食物,加上秋冬天天气干燥寒冷,不少产妇更容易忽视产后蔬菜水果的补充。但是即使是在冬季,蔬菜、水果也不能少。因蔬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一些体质虚寒的新妈妈秋冬季吃水果可能会引起不适,可以将这些水果切块后,用水稍煮一下,连渣带水一起吃。爆炒青菜时可以放些姜,可以起到祛风散寒的作用。

滋补中药并非多多益善

阿胶、桂圆、红糖是产后补气血的滋补佳品,尤其是红糖,价格便宜又容易买到,做法也不复杂,只要用水兑开即可。因此,不少产妇产后都喝红糖水补血。祖国医学也认为,红糖有益气补中、健脾暖胃、化食解疼之功,又有活血化瘀之效。产后喝红糖水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和恶露的排出等。殊不知,如果红糖食用时间过长,反而会使恶露增多,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而且会影响子宫恢复以及产妇的身体健康。因此,产妇食用红糖最好控制在10~12天之内。

补充营养同时别忘了补钙

新妈妈体内钙的流失量较大。加之天气寒冷,在冬季坐月子不可能开窗晒太阳,这样就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哺乳期的母亲每天分泌约700毫升的乳汁,平均每天丢失钙约300毫克。

尤其产后妈妈还要担负哺育婴儿的重任,妈妈缺钙会减少母乳喂养婴儿钙的摄取,影响婴儿牙齿、头发和骨骼的正常发育。哺乳期一旦母体钙代谢出现负平衡,而产后又不注意补钙,不良状况可延续到分娩后2年,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

乳母每天适宜钙摄入量为1200毫克,而食疗是最安全可靠的方法。含钙高的食物有芝麻酱、菠菜、韭菜、莴苣、蘑菇、动物肝脑、鱼类和动物骨汤、牛奶等,可注意摄取。另外,产后继续补充一些高钙的孕产妇奶粉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冬季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宜喝凉水

女性在坐月子期间一般都不能喝凉水,凉水会刺激胃部,导致阴部疼痛,冬天的水更加冰凉,产妇如果喝多冷水,可能引发头疼、腹痛和阴道疼痛。冬天坐月子最好喝温水,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

不适合房间密不透风

冬天北风呼啸,空气中都是冷分子,确实让人感觉害怕,于是很多产妇都会把门和窗户都关闭起来。其实这么做是不对的,房间密闭,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当然,通风时,产妇不能对着冷风吹,同时通风的时间也不能太长,每隔三个小时通风半个小时是最佳的效果。通风时,产妇要做好保暖工作。

不适合不运动

产妇们一天到晚都躺在床上,很少下床。其实,冬天产后10天左右可以适当的下床走动,呼吸新鲜空气,当然,月子期最好不要到室外去吹冷风,但是在家里走动还是可以的。

不宜提重物

很多女性即使是产后也无法停止下来,甚至有些女性月子期还会提重物。月子期的女性骨盆腔比较松弛,如果女性提起重物就可能伤到韧带,所以女性冬季乖乖的哦,不要提重物。

不宜经常洗头洗澡

很多女性都喜欢干净,她们无法忍受几天不洗头和洗澡,因此很多冬季坐月子的女性会经常洗头或洗澡。这么做对女性的身体是不好的,月子期女性的身子比较弱,而且冬季天气寒冷,稍不注意,洗头洗澡过程中,吹到冷风可能导致感冒发烧,甚至有些还可能导致女性出现偏头疼的现象。有些妈妈们洗澡时,喜欢坐浴,导致恶露受到细菌的影响,会使得女性阴道出现问题。所以冬天坐月子洗头洗澡的次数要比平时减少,而且洗澡要以淋浴为主。

冬季坐月子推荐汤膳黄花肉片汤

作用:黄花菜不仅营养丰富,且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尤宜于有血管动脉硬化的妈妈食用。

原料:黄花菜25克,瘦猪肉100克,猪油、精盐、葱、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花菜用冷水泡发,摘去蒂,洗净,挤去水,切成寸段,猪肉洗净切成薄片,抓上水淀粉;葱切成寸段放入盛汤碗内;锅内放猪油烧热,将肉片倒人锅内,迅速划开,炒至肉变色即出锅;炒锅洗净放回火上,加猪油烧至六成热,放入清汤,加精盐,将黄花菜下锅煮,待汤开后放肉片,并放味精,淋香油少许,盛入汤碗内。


扫一扫深入了解熏蒸理疗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