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调节饮食 冬季暖气病早预防

家庭医生在线 11月11日

又到了供暖季,室外的寒风低温与室内的暖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正是因为这样,咽干、嗓子痛、皮肤干、头晕、胸闷等“暖气病”症状可能就要来跟你找招呼了。那么,如何预防冬季“暖气病”呢?多喝水、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室内通风,助你预防暖气病。

感冒居暖气病之首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常双喜介绍,在供暖季,最高发的就是呼吸道疾病,因为,鼻腔、上呼吸道直至肺的黏膜上面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的纤毛,是抵御病毒侵入的第一道屏障。人体水分充盈时,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活跃,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体。而在体内缺水时,纤毛运动会变弱,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就很容易感冒。长期呆在暖气房里的人可能会出现口干、头晕、嗓子疼、咳嗽、烦躁、皮肤发紧等症状,常双喜说,温热的室内应注意湿度的增加,冬季房间里温度最好在23—25度,湿度在60%左右,否则呼吸道就会感觉不舒服。

注意适当补充水分、调整生活习惯

冬季天气干燥,加上暖气的热度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较多,因此,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补充水分,最好每人每天喝1至2暖瓶开水。有的年轻人工作忙,觉得喝水太麻烦。有的老年人感觉迟钝,自己不觉得口渴而很少喝水。有的学生上学根本不带水,一天也不喝水,这些都是错误的生活习惯。常双喜说,冬季喝水很重要,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口渴时再喝水,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大家都应该养成主动喝水、多喝水的习惯。不要小看喝水,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粘度,解热安神,利尿利便等等。

其次,要在生活饮食上注意预防上火,要少吃辛辣、燥热、油炸等食品。

经常开窗通风

冬季室内温度温暖,很多家庭不愿意开窗通风,使暖气房内空气急速干燥,给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温床”。对此,常双喜提醒,采暖时应及时开窗通风,保持房间里空气的正常流通。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家中应保证每天两次的开窗通风,上午8:00到10:00,下午4:00到5:00各一次,每次要超过半小时。

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也很关键。通常,室温在18至24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同时要定期清洁暖气片,保持室内卫生。

市民家中除了温度计外还应备有湿度计,室内湿度最好保持在60%左右。可以在暖气片上搭一条湿毛巾、在家中放几盆水增加室内湿度,还可以在家中养几盆绿萝、吊兰等植物,或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本文来源:中新网)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