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玉强

搞医学是兴趣 依然坚守一线临床工作

往期回顾:

导语:

在患者眼中他是一实在的医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为病人争取最好的疗效和最大的利益。在医院工作者眼中他是一名和善的院长,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以员工、患者的立场为处事的出发点。在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过程中,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和善、享受、实在”:与人和善、享受医学、做事实在。他就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聂玉强。

从医前曾是一名小学教师

    “在当上医生之前,我还当过几天小学老师”,聂玉强在回忆他当初是如何踏上医学道路时这样说道,“77年的时候,刚刚恢复高考,我高考差几分而落榜。在我正打算复读时,遇上了招工,我便去试试。结果让我考上了小学老师,于是我便去小学教了几天书。最后我还是决定放弃小学老师的工作,重新复读报考,最终考上了医学院。”当时很多人质疑他为何丢掉“金饭碗”去报考医学。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医学工作,聂玉强总结“我觉得我的性格适合当医生。”查看更多>>

“我的性格适合当医生”

    “我不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这是聂玉强在采访过程中常对自己的评价,“见人说人话,这个我不擅长。”对于聂玉强而言,在医学知识的海洋中翱翔的快感更让他感觉兴奋。在结束一天繁忙的门诊和行政工作后,晚上回家,他依然坚持学习医学知识、进行医学研究。这是他一天中最为享受的时刻。对医学专研的韧劲、对医学的热爱、对医学的享受,是让聂玉强在医生的道路远行的动力。

    乐于奉献是聂玉强总结的另一个从医的原因。“我是一个不愿意麻烦他人的人,感觉麻烦到他人自己有罪过。相反,我更希望能通过自身能力来帮助他人,这也符合医生的特质。”查看更多>>

医路顺畅感恩贵人帮助

    1978年聂玉强进入了武汉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了县医院工作。后来因为父亲中风,聂玉强又放下工作回去照顾父亲。

    “我工作上是比较投入的,但人事关系上处理不太好。”他直率地说,“一开始我去医院上班挺好的,难得院长特别看重,第二年我就学了内镜治疗。但在老主任调走后,我和新的主任在工作上难以配合。工作5年后,1990年就去考了研究生。”在同济医学院读完研究生后,聂玉强就到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查看更多>>

从医行政两不误坚守临床一线工作

    聂玉强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还任多项社会职务,他一刻也不懈怠。白天忙行政,晚上搞科研。有空闲时间就看诊、查房。身兼多职的他,依然坚持每周安排一天时间诊治患者,周末也不例外。就在采访前的周日,他就坐诊诊治四十多名患者。。

    同时,聂玉强也经常为患者亲手进行胃镜肠镜检查的操作。他边笑边回忆,“记得一次为一位患者刚进行肠镜检查,检查时穿的外衣上还有粪水,稍作处理就跑上会议室开会了。”他坦言,当时感觉尴尬,但却依然令他乐在其中。查看更多>>

作为管理者让医生“超负荷”是犯罪

    现在很多报道称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聂玉强认为医生“超负荷”是一种常态,但到底如何定义“超负荷”需要思考。作为一名自身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医院的管理者的聂玉强表示,医生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例如半夜紧急有手术超负荷的工作了,但这毕竟不是常态。

    “作为一名医院的管理者,让医生长期超负荷地工作是一种犯罪”,聂玉强严肃地说。医生需要有充足的休息才能在诊治、手术操作发挥正常,这其实是对患者的负责。若长期让医生超负荷地工作,对医生、对患者都是极其不负责的做法,是违反科学的。查看更多>>

对待患者“该硬还得硬”

    在谈及医患关系时,聂玉强坦言,“人99%都是好的。”如今大部分的医生其实都是全心全意地为患者着想的。患者也并非全是无理取闹。但是如何能让医生与患者良性地交流,这需要医患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聂玉强表示,一味地迎合患者需求并不是正确的医患交流方式,“有时对待患者的态度,该硬还是得强硬的”。

    聂玉强回忆,“曾经一位在其他医院检查出癌症的患者,拿着之前医院的治疗方案前来我们医院就诊,硬要我用之前医院的治疗方案来为他做手术。”当时聂玉强严肃地与患者沟通讲道理,最终说服患者并成功开展手术,现在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聂玉强认为“你真心对待患者,患者能感受到,只要患者感受到,医患就不是那么难了。”查看更多>>

倾力打造“广州消化疾病中心”

    “市一医院只有一个牌子,就是市一医院。”聂玉强分享道,“曹杰院长就向市政府反映,希望医院多挂一块牌,这就是:广州市消化疾病中心。”

    经过努力,这一目标终于实现。广州消化疾病中心经广州市政府批准于2014年5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并与2015年6月成立联合门诊,由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联合组成,满足广大患者对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需求。

    聂玉强分享道,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规模原来很庞大,有2000多张床,但是学科相对而言发展较平,尚没有形成山峰效应,因此,本届班子希望能打造一两个比较好的学科,打响医院知名度,并由此带领整个医院的发展。查看更多>>

编者后记

    采访聂玉强副院长时,他常说自己不会说话,但是他热情、和蔼、用心、真诚地交流,让这次采访更像在“唠家常”。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经历、感想,却是字字铿锵。而在采访前,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一句话我摘录了下来与大家分享。这句话或是一位医者常有的内心独白,也可能是让一位医生进步的动力吧:

    “做医生我很尽力,但是,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在于现代医学没办法解决,我老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么多病人相信我,却总有这些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为此一直很困扰。”查看更多>>

本期介绍

聂玉强 副院长咨询TA

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委员

广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本期内容:

本期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医学委员会消化内科的知名医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聂玉强教授。请大家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倾听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他的从医之路。

专家资料

从医经历: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广州医学院内科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和广州市重点培育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人。 1998年和2003年分别到香港和美国研修深造。查看更多>>


社会职称: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消化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副主委,《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查看更多>>


所获荣誉:

    获卫生部及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0篇),已培养博士,硕士生20多人。国内最早开展了双气囊小肠镜,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治疗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和贲门失弛缓症,主持内镜下诊治和多极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等项目的开展。带教多 家医院ERCP等内镜诊治项目的开展,参与多家医院的会诊。查看更多>>


擅长方向:

    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炎症性肠 病及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擅长消化系统各种疑难及危重病例的诊治。查看更多>>

更多专家委员会专家

刘思德 教授

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

我要咨询

史占军 教授

对多种骨科疾病有独到的诊治水平

我要咨询

丘瑞香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老年疾病

我要咨询

黄穗平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

我要咨询

高修仁 主任医师

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的诊治

我要咨询

吴伟康 教授

感冒频发、睡眠障碍等中医药调治

我要咨询

杨岫岩 主任医师

对疑难风湿免疫病有丰富经验

我要咨询

邓子德 主任医师

各种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要咨询

赵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慢性前列腺炎等男性疾病

我要咨询

聂玉强副院长·语录

01

“我要一直做医生”

“我从未想过放弃做医生,我宁愿不做院长也要一直做医生,因为这是我的兴趣。”

02

“对待患者‘该硬还得强硬’”

你真心对待患者,患者能感受到,只要患者感受到,医患就不是那么难了。

03

“希望能通过自身能力来帮助他人”

“我是一个不愿意麻烦他人的人,感觉麻烦到他人自己有罪过。相反,我更希望能通过自身能力来帮助他人,这也符合医生的特质。因此,有时对待患者的态度,该硬还是得强硬的。”

04

“医学就是我的兴趣”

“医学就是我的兴趣,研究学习新的医学知识与技术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相反让我感觉到振奋与享受。”

05

“让医生超负荷工作是犯罪”

“作为一名医院的管理者,让医生长期超负荷地工作是一种犯罪”

06

“做医生我很尽力”

“做医生我很尽力,但是,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在于现代医学没办法解决,我老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么多病人相信我,却总有这些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为此一直很困扰。”

昵称:

验证码: 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