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针灸学生,在自己身上练习,针刺足三里后,我在穴位周围按了几下,突然有一种像触电的感觉,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下是否应立即起针。这是得气吗?谢谢各位前辈
针灸足三里后出现触电感觉可能是得气的表现,也可能是针刺不当引起。得气是针灸有效的反应,但也不能排除针刺位置、深度或手法不当等情况。是否起针需综合判断。 1. 得气表现:得气时患者会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像触电,这是经络气血通畅的反应,通常是好现象。 2. 针刺位置:若针刺位置稍有偏差,可能刺激到周围神经,产生类似触电的感觉。 3. 针刺深度:深度不当可能触及较敏感的神经组织,引发异常感觉。 4. 手法问题:行针手法过重或过快,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5.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针刺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对轻微刺激就有较强感觉。 总之,出现这种情况应保持冷静,观察身体有无其他不适。如果感觉异常强烈或伴有疼痛、麻木持续不缓解,应立即起针,并咨询专业针灸师。
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椎间盘的髓核突出,一般的物理治疗方法无法将其再回纳回去,(手术可以)。但针灸和推拿等,可以针对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各种痛痛、酸困等不适,效果明显。首先看是突出的部位,和方向。如果是中央型,建议进行手术,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保守治疗。其次您可以就诊推拿科或针灸科,通过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缓解由于椎间盘突出造成的不适。建议生活中日常饮食以清淡,戒烟酒,忌熬夜。睡硬板床为佳。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偏瘫针灸”的问题。 中风偏瘫是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主要症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以往多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近年来有人采用阴经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独取手足太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45例,也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并与独取手足阳明经穴的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独取手足太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45例,穴位选用天府、尺泽、孔最、列缺、鱼际、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公孙;并设独取手足阳明经穴的对照组治疗30例,穴位选用肩、曲池、手三里、合谷、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内庭。两组均行提插捻转泻法后加用电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8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独取阴经穴也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疗法之一。 1)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 依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中风病的诊断标准〔1〕,选择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经CT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中医诊断为中经络,以半身不遂为主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手足太阴经穴组)45例,对照组(手足阳明经穴组)30例。 2.一般资料 观察组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81岁,平均61.7岁;发病时间最短5天,最长3个月,平均16.5天。脑梗塞38例,脑出血7例。对照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0岁,平均61.2岁;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3个月,平均15.2天。脑梗塞25例,脑出血5例。 2)治疗方法 1.取穴 观察组取手足太阴经的天府、尺泽、孔最、列缺、鱼际、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公孙;对照组取手足阳明经的肩、曲池、手三里、合谷、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内庭。失语者两组均加哑门、廉泉;口角歪斜者均加地仓、颊车、颧。穴位均取患侧。 2.方法 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2寸毫针,按上述穴位次序进针,进针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15--30秒,再接上G6805电针机,选用连续波,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依据1986年中华医
你好,你这种情况可能为病毒性唇疱疹,可用些抗病毒药,局部可适当用些抗生素软膏涂擦,别吃水果
更正一下:我上班时间为,二四六全天三上午在胭脂路,一五上午在千家街专家门诊部。
拔罐时不应留罐时间过长,根据个人皮肤敏感等调整时间,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10-20...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月经期间不宜拔罐,因为月经期间身体处于欠佳的状态,盆腔处于充血状态,会出现腰酸腰痛...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
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一般不建议天天针灸;具体示病情需要而定,经常刺激有时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建议每周做二...
谢长才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针灸时,应保持自己最舒适的姿勢,身体放松,治疗中注意是否有恶心、头晕、心悸等不适,...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针灸时候会有得气的感觉,是指通过各种手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的感觉,有时还...
谢长才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