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精神不佳、哈欠连连?明明距离下班还有三、四个小时,就已经萎靡不振?办公室一族最容易有这种肥胖,由于生活中坐着不动的时间多,中医认为久坐、好静易伤气,气血也容易运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功能减低,水谷精微(营养成分)不易利用与消耗,化为膏脂与水湿,留滞脏腑经络,导致肥胖。
体质类型:脾虚痰湿
● 症状:体态肥腴、肌肉松软、头重胸闷、疲倦少言、乏力嗜睡,偶尔出现腹胀、恶心、大便稀溏等症。
● 治疗方法:治疗以燥湿化痰、健脾益气为主,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人参1两、白术5钱、茯苓5钱、炙甘草3钱、山药1两、扁豆5钱、薏苡仁1。5两、莲肉1两、桔梗4钱、砂仁5钱,加泽泻8钱、防己8钱、荷叶5钱、猪苓5钱,将所有药材共研细末,一日三次,每次服用5克。
体质类型:痰湿阻络
● 症状:形体肥胖、胸闷气短、白天嗜卧或嗜睡、夜寝不宁、记忆力衰退、偶尔胸胁有刺痛感、烦躁等症。
● 治疗方法:以化痰散结、疏经活血为主,可用中药“二陈汤”治之,方由陈皮1两、茯苓8钱、半夏1两,酌加远志1两、虎杖5钱、瓜蒌5钱、泽泻1两、莱服子8钱,将所有药材共研细末,一日三次,每次服用5克。
不再复胖的秘招体质影响而产生的疲劳感,可以用食疗的方式改善体质,例如:多喝些中药茶饮、吃食补药膳等,让精神振奋一下,才有充沛的体力与精神多动一动,有空多出门活动,即使是逛街或是到郊外走走都可以。
二、“老外”一族
三餐老是在外用餐就是俗称的“老外”,外食一族多半油腻且重口味,不知不觉就吃得过量,或是一些喜爱甜食、油腻的食物者,都是这一类型的肥胖者,水谷精微堆积成为膏脂,而且吃太多会损害脾胃功能,让运化、消化功能减弱,湿热内生,留于孔窍、肌肤,使人臃肿肥胖。
体质类型:肝郁夹湿
● 症状:形体逐渐发胖、时常感觉烦躁、心情郁闷、心烦失眠、行动缓慢、胸胁胀满、口干、口苦、偏头痛、便秘、尿黄而短等为主要表现。
● 治疗方法:以清肝泻火、健脾渗湿为主,可用“大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组成为柴胡1两、炙甘草5钱、川芎1两、枳壳8钱、香附5钱、泽泻8钱、猪苓5钱、白术8钱、茯苓8钱、桂枝8钱,酌加草决明1两、丹皮5钱、郁金8钱,将所有药材共研细末,一日三次,每次服用5克。
不再复胖的秘招一个便当有固定的饭菜量,且菜色较油腻、重咸,普通人都会尽量吃完,这是导致吃太多的主因,建议“老外”最好选择较能控制量的自助餐,菜也要记得挑选烫过的或是清淡的,注意吃饭的顺序为汤、菜、饭、肉,吃得饱还可以兼顾苗条与健康。
三、日操夜劳一族
经常工作烦忙、压力大者,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如:晨昏颠倒的医护人员、新闻工作者、电子业界、工厂作业员最容易发生此类的肥胖,混乱、忙碌的生活让脏腑功能失调,一到下班或假日多半与家人、朋友吃吃喝喝来纾解压力,营养堆积在体内,不易消化,造成顽固型的肥胖。
体质类型:胃腑积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症状:脸部易潮红,怕热、口干、大便秘结,食欲好,却又容易感到饥饿,不由自主的就吃多了,中医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经过胃的消化,精华部分由脾运输至五脏六腑,进食过多易造成脾脏“当机”,中医称为“滞脾”,营养成分化为脂肪囤积,又因常暴饮暴食,胃中积热,胃热易引发饥饿感,造成吃不停的恶性循环。
●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目标为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为主,以“轻身散”治之,组成为黄耆500克、人参、茯苓、甘草、山茱萸、生姜汁各3克,以黄耆为主,佐以山茱萸能收敛元气,将所有药材共研细末,一日三次,每次服用1克。
体质类型:脾肾两虚
● 症状:体型较为胖嫩,并有畏寒、四肢发冷、下肢浮肿,常有心悸、腰酸,舌淡红、苔薄白。
● 治疗方法:补益脾肾,温化水湿为主,以济生肾气丸治疗,由熟地、茯苓、山药各1两,牡丹皮、泽泻各8钱,附子、牛膝、车前子各5钱,酌加人参、薏苡仁各1两、苍术、陈皮各5钱,将所有药材共研细末,一日三次,每次服用5克。
这些症状我感觉我都有,不知道哪个用哪个方子,怎么办呀。
多种肥胖体质症状兼有的情况较为复杂,需综合判断。常见的肥胖体质有脾虚痰湿、痰湿阻络、肝郁夹湿、胃腑积热、脾肾两虚等。每种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要谨慎选择。 1.脾虚痰湿:症状为体态肥腴、肌肉松软、头重胸闷等。治疗以燥湿化痰、健脾益气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2.痰湿阻络:表现为形体肥胖、胸闷气短、记忆力衰退等。治疗以化痰散结、疏经活血为主,可选用二陈汤加减。 3.肝郁夹湿:常见症状有形体逐渐发胖、心情郁闷、便秘等。治疗以清肝泻火、健脾渗湿为主,用大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 4.胃腑积热:症状包括脸部易潮红、怕热、口干等。治疗以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为主,可使用轻身散。 5.脾肾两虚:多有体型胖嫩、畏寒、下肢浮肿等表现。治疗以补益脾肾,温化水湿为主,用济生肾气丸加减。 总之,出现多种肥胖体质症状时,不能自行用药,应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脾胃湿热的治疗,当祛邪以消除病源,通过清热,解毒,利湿,温化,给邪以出路。由于湿邪...
石显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虽然近年来广州的胃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胃疾病患者不在少数,其中,胃病特别青睐工薪...
黄建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而人体血管的扩张与收缩受气候变化...
石显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注意保暖、加强锻炼 入秋以后,昼夜温差变化大,需要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注意保...
石显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胃热在中医在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大方面,胃热与胃阴不足的根本区别在于胃热属实证,胃...
石显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日常饮食习惯中有很多细节会不知不觉中损害脾胃的健康,并会滋生胃热。如很多人喜欢一边...
石显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