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要正确进行艾灸,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找准穴位、控制艾灸时间和温度、注意安全以及了解艾灸后的反应等。 1.艾灸工具选择:常见的有艾灸盒、艾灸条、艾灸柱等。艾灸盒使用方便,适合新手;艾灸条可手持或配合艾灸架;艾灸柱则多用于直接灸。 2.穴位定位:需准确找到穴位,可参考中医经络图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3.时间控制:每个穴位一般艾灸 15-20 分钟,避免过长或过短。 4.温度调节:以感觉温热但不烫伤皮肤为宜,若过热应及时调整距离。 5.安全注意:避免艾绒掉落引发火灾,艾灸时要专注。 6.艾灸后反应:可能出现皮肤微红、轻微瘙痒等,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水泡,应妥善处理。 总之,艾灸虽有诸多益处,但操作需谨慎。建议初次尝试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古代灸法有以下几种:艾炷灸,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直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只要有适应症: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艾灸不论什么季节都可以实施...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阴雨天与艾灸没有直接关系,就是说,阴雨天是可以艾灸的。而且,对于寒凝经脉的患者,阴...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一个穴位艾灸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灼伤皮肤,甚至造成烧伤。艾条灸较为常用,一般艾灸...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一般来说,艾灸不会导致腹痛症状。若出现腹痛,考虑是否为孕妇误灸腹部,或者寒凝血滞者...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艾灸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去除寒湿,但对于湿热者,不但不能祛湿,还能助热蕴湿,湿邪...
徐振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