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量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卵巢功能减退等。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少。可通过激素六项检查明确,治疗常使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等药物。 2.宫腔粘连:宫腔操作后子宫内膜受损,出现粘连,经血排出不畅,导致量少。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治疗以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为主。 3.营养不良:过度节食、贫血等导致身体营养缺乏,影响月经。需调整饮食,补充铁剂、维生素等,如硫酸亚铁、维生素 C 等。 4.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影响内分泌,导致月经异常。需调整心态,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5.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分泌激素减少,影响月经。可通过抗苗勒氏管激素等检查明确,治疗常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如结合雌激素、地屈孕酮等。 月经量少的原因较为复杂,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的表现,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是由卵巢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月经周期受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由中枢神经系统,垂体,卵巢及子宫共同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月经,比如情绪紧张,环境改变,饮食药物等都会使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发生变化;卵巢功能的衰退,也会使月经量减少;子宫内膜的疾病,如内膜结核,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次数多,都会破坏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变薄,减少,直接导致月经量减少.所以您的情况考虑流产后子宫内膜破坏引起的月经量少,建议采用中药辨证调理.
月经量少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1、过度节食的女性会发生月经量少。2、作息无度的女性容易发生月经量少,因为女性在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抽缩,就会产生月经量少,甚至闭经。3、生闷气或相遇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容易导致少女月经量少。4、常见的是内分泌原因,如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不排卵等;5、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人工流产、刮宫引起子宫内膜薄等。很近你的情况也不排除是宫内节育器造成的,建议你近期去医院复查下环位是否正常,身体是否适合此类环种,明确病因再针对性的调理,祝您健康
月经量少(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术后宫腔黏连或大失血后等疾病.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香附9克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泽兰叶12克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湿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方药;苍附导痰丸. 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苍术9克香附9克胆南星10克枳壳9克六神曲9克丹参12克加减:经期者,加没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腻,院问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肾虚者,加锁阳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1.指迷茯苓九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礞石滚痰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便秘者. 3.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4.调经活血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5.益母草膏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 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1.益母草60克,红枣30克,鸡蛋10只,共煮,喝汤,吃红枣与鸡蛋(服量以舒服为度).用于精血不足挟瘀者. 2.黄芪30克,黄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当归9克,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精血亏虚者. 3.三棱30克,获术15克,红枣30克冰煎,分2天服,每天服2次,每次50ml.用于血瘀者. 1.耳穴埋藏取肾,子宫,内分泌区,以油菜籽,磁石,耳针埋穴,每日自按3次,每次3分钟. 2.体针肾虚:三阴交,肾俞,血海穴,均补法; 血虚:足三里,脾俞,肝俞穴,均补法;痰阻:合谷,外关,丰隆穴,均泻法;血瘀:血海,中极,地机穴,均泻法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
如何应对潮热、失眠、多汗、月经不调等更年...
为什么有些女性会月经不调?
患了产后月经不调的妇女,她们可能有一些月...
女性的产后月经不调它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
取卵会带来哪些危害?取卵会不会导致女性月...
子宫全切术多见于子宫体病变的女性,如果疾病没有涉及卵巢,通常情况下,出于保障患者生...
张秋实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月经来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年龄通常在13~14岁,可早至11~12岁。1...
张秋实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月经期嗓音确实会有变化。只不过有些人表现得比较轻微,不易察觉;有些人则表现得重一些...
张秋实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月经受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调节,受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的改变、妊娠、年龄、...
庞战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年期的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女性通过卵巢分泌雌激素,与下丘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互相配合...
陈小燕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青少年刚开始来月经2-3年,月经不调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因为青少年的下丘脑-垂休-性...
陈小燕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