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治疗妇科病,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食疗等方法,改善妇科疾病症状。常见的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 1.月经不调:中医认为多因气血失调、肝郁气滞等。治疗常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药,如逍遥丸、乌鸡白凤丸等。 2.痛经:可能由宫寒、血瘀等引起。通过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方法,用药如艾附暖宫丸。 3.盆腔炎:多因湿热瘀阻。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可用妇科千金片。 4.乳腺增生:与肝郁气滞有关。中医以疏肝解郁、消肿散结为原则,如乳癖消片。 5.子宫肌瘤:中医认为是气血凝滞所致。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调理。 中医治疗妇科病具有独特优势,但需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综合调理,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我的宝宝有九个月大了最近好几天都拉肚子该怎么办呢
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常出现单侧阴囊逐渐肿大,肿物可呈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和囊性感,一般不疼痛,可有坠胀不适,用手电筒照射肿物有透明感。 鞘膜最初是腹膜的一部分,在胚胎时期,睾丸开始位于腹腔内,随着胚胎的发育,睾丸带着两层腹膜逐渐下降,至第7~9个月时降到阴囊。两层腹膜分别形成睾丸的两层鞘膜,鞘膜与腹膜相连的小管称为腹膜鞘突。胎儿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腹膜鞘突很快关闭,睾丸的两层鞘膜之间形成的鞘膜囊不再与腹腔相通。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内含有少量液体,鞘膜的渗出与吸收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小儿的鞘膜积液,大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如果出生后腹膜鞘突发生部分闭塞或不完全闭塞,形成一个细小管道与腹膜相通,腹腔液体通过细小管道流出便形成鞘膜积液。 婴幼儿的鞘膜积液一般不会引起并发症,而且1岁以内仍有自行闭合消退的可能。但如果1岁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手术根治,时间可选择在两岁以后至上学前。但由于有相当多患儿的鞘膜积液可以自愈,或经非手术疗法后痊愈,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必急于做手术,可先随诊观察,在此间应特别注意防护,不要伤到孩子的睾丸,以减少肿大的鞘膜囊受到损伤的机会。 鞘膜积液属于中医“水疝”、“阴肿”的范畴,俗称为“水蛋”。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先天不足,脾失健运或肾气不足,外受寒湿之邪所致。除可请有经验的中医大夫诊治外,下列一些较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 1.薏苡仁30~45克,加水浓煎,滤取药液,加白糖适量,分3~5次服,隔天1剂。 2.母丁香40克,研末过筛,制成粉状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两克放入患儿肚脐中(高于皮肤0.2厘米),然后盖上敷料一块,用胶布十字固定,每隔两天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可间隔5~10天行第2个疗程。 3.威灵仙15~25克,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成500毫升,取药汁待降温至37℃左右泡洗患处,每天洗2~4次。每剂药可连用两天,一般用药3剂可见效。 4.茴香100克,橘核100克,食盐10克,置入铁锅内微火炒热(勿令焦黑),装入预制之布袋内,干敷,药凉后可再炒再敷,每次敷4~5回,每日1~2次。用毕,将药倒在大盘内阴干,每剂药可用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