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病理性因素的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喝母奶时,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处理方法: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2、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处理方法: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3、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处理方法:少量多餐。4、刚喝完奶后哭、咳嗽、动得太厉害。处理方法:刚喝完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运动。5、刚喝完奶就马上躺下。处理方法:喂完奶,躺下时稍微抬高头部30度左右,维持30分钟。防止溢奶、吐奶的喂养要点1、适合喂奶的时间,一般来说,洗过澡和换过尿布后,是最适合喂奶的时间;2、喂奶时应注意事项,你们泡奶前,必须洗净双手,在奶瓶中先加入适量、适温的开水(约摄氏37度至40度),再加入正确数量平匙奶粉(每家奶粉厂牌冲泡的浓度均不相同,须按照罐上的说明来冲调),套紧奶嘴盖,摇混均匀。喂奶前先测试奶水的温度和奶洞的大小(将牛奶滴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将奶瓶倒立,标准时可一滴一滴的滴下来);3、喂奶的姿势,抱起宝宝放在胞前斜躺四十五度,以一只手臂支撑婴儿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持奶瓶,将奶嘴放入婴儿的嘴巴内,须将奶嘴整个放在舌头上面,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嘴处,才不会吸入太多的空气。4、喂奶的份量及频次,每次喂奶量不可超过240cc,一方面怕呕吐,一方面是怕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喂奶时,如果宝宝停止吸吮,可以再试几次,假如仍然不吃,就不要再强喂,下一次他自然会多吃的。婴儿喂奶,原则上最好有一定规律。喂奶的次数和年龄及体重有关。两个月以下的婴儿,约每四小时喂一次,一天共喂六次;二到四个月,也是每四小时喂一次,但因为大部分宝宝都会一觉到天亮,所以将半夜那一次省略,变成一天喂五次;四到六个月,一般每天喂四次就够了。有时体重特别小的婴儿需要每三小时喂一次。倘若牛奶泡得太稀,宝宝肚子很快就会饿了,这样无法按时喂奶了。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有吃饱呢?可以观察他们吃奶后的反应,如果吃完后就睡着了或自己开始玩,那就表示吃得很好,否则就代表喝奶不顺畅。如果喂食情况良好,宝宝体重会呈稳定。5、吐奶、溢奶的处理,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胃容量小、食道短、且食道与胃连接的贲门也尚未成熟,因此特别容易溢奶和吐奶。由于吸奶时,难免吸入空气,所以吃奶时,打嗝是正常的现象。有的宝宝会自己打嗝,有的则需大人帮忙。可以在吃奶一半时或全部吃完后,把宝宝抱起放在肩膀上,轻拍背部排气。容易吐奶的小孩在吃饱后,可以用枕头垫在左侧,使小儿右侧躺。同时喂完奶后,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此外,也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只是奶量减少,宝宝常因吃不饱而号啕大哭,家长常不忍心。不过,若吃奶后呈现的是持续性吐奶或喷射状吐奶,那就要找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是否有任何病态性的原因了。可能出现吐奶的病理性情况幽门狭窄,人的消化道从嘴巴、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到肛门,如果当中有某一段阻塞了,那么从阻塞的那一段开始,就会慢慢累积食物,累积到一定分量,人体已无法承受,就会吐出来。幽门是指胃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部分,是胃下端的口儿,幽门狭窄症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而出现的。幽门狭窄有这么几个特征:第一、它比较常见于刚出生3个星期到2个月之间的宝宝,通常在1个月时,症状开始明显。这种情况的宝宝往往是边喂边吐,可能每每吃个两三餐就吐一次,吐完之后因饥饿又吵嚷着想要再吃,偏偏吃完后又会出现喷射状的呕吐,整个喂奶过程不知要吐多少回。 第二、因为牛奶无法顺利进入消化道系统加以吸收,所以,宝宝总呈现出一种干干扁扁、越来越瘦的样子,严重了可能还会出现营养不良或黄疸等状况。治疗方法,目前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尽早借助腹部超音波诊断,并施行幽门整形根治手术。幽门狭窄的患儿,他们幽门的厚度要比正常宝宝的厚一些,致使食物无法顺利地通过,所以,必须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手术时,只要将幽门过厚的肌肉划一刀,压力就会使空间膨出,然后食物就可以顺利通过了。而且通常手术4~6个小时后,就可以给宝宝喂食了,所以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爸爸妈妈会慢慢地发现,宝宝能顺利地喝奶了,并且开始变得白胖起来。最后祝你家宝宝越长越可爱、身体健康、全家快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呕吐可由许多疾病如胃肠道疾患,发热,颅内感染,药物以及食物中毒等引起.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热邪犯胃.内伤饮食,胃虚夹热,胃阳亏虚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呕吐.严重的呕吐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后果.常见症状为食后呕吐,吐物酸臭或清稀粘液,时有恶心,嗳气,脘腹胀满,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面红耳赤,不愿进食等.按摩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生活调理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2.随证加减(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②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③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2)寒吐型:起病较缓,呕吐乳食不化,呈清稀粘液,无臭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肠鸣,大便溏薄,或为不消化食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板门00次.②揉外劳宫50次,推三关300次.③点揉关元穴1分钟.④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3)热吐型: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或为黄水,身热口干口渴,口唇色红,烦躁不安,胃脘胀痛,大便稀薄臭秽或秘结不通,小便色黄量少,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200次,清小肠200次.②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③以拇指侧推小横纹100次.④按揉双侧天枢穴各1分钟.⑤推下七节骨100次.(4)虚火吐型:时作于呕,咽干舌燥唇红,不欲进食,两颧发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苔少而干.常角手法加①清天河水200次,清肝经200次.②补肾经300次.③推涌泉300次.top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2)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2.随证加减(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②推揉太阳穴50次.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②捏脊5~7遍.③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3)饮食过多或不干净者,常用手法加①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③推下七节骨100次.top按摩方法三1.常用手法(1)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处300次.(2)以拇指顺运内八卦50~100次.2.随证加减(1)伤食者,加揉板门300次,分推腹阴阳1~3分钟.(2)脾虚者,加补脾经300次,揉足三里穴1~3分钟.(3)湿热者,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门穴50次.(4)寒吐者,加推三关300次,横擦背部以热为度.生活调理(1)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呕吐又常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和某些急腹症如肠梗阻,肠套叠的先兆症状,治疗时必须注意鉴别,查明病因,不能单纯见吐止吐,以免贻误病情.(2)呕吐时,家长要立即将小儿的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3)患儿呕吐时不要喂奶,喂药,也不要随意搬动.(4)注意饮食调节,平时喂食要定时定量,多服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少进脂肪,断乳前后要逐渐增加辅食.(5)由于哺乳方法不当或吸奶时吞入少量空气所产生的吐乳,称为“溢乳”不属病态.(6)严重呕吐可导致体液失衡,代谢紊乱,可配合静脉输液.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吃奶瓶的宝宝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注:如果每次吃奶后孩子都要吐奶的话,就需要我们对每次喂奶的数量以及间隔进行适当的调整了.也就是说,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并且每次喂奶后最好能帮助孩子拍嗝.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拍嗝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帮助孩子拍嗝的方法: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支起孩子的下巴,让孩子坐起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吐奶了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母乳喂养的宝宝吐奶在新生儿是正常现象,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几次奶.西尔斯医生劝告新手妈妈们说,这倒不是医疗问题,而更是衣服问题,而且它并不困扰孩子,反而只是大人觉得这是件麻烦事,因为要收拾洗涮.所以喂奶时最好穿花一点儿,别穿深颜色,以免被吐奶染脏了,看着太明显.新生儿的贲门很松,胃里的内容比较容易返回来.有时是因为他吃得太多,身体以呕吐的方式来扔掉多余的奶;有时是因为他吃奶时吞咽进空气,没有打出嗝来,胃一旦收缩,就会漾奶.待到孩子长大一些,贲门长结实一些,自己会坐立会打嗝时,吐奶现象就会自然消失.防止的手段有几条:一,是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的太急,如果奶胀,喷射出来,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二,是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三,是喂奶后最好让宝宝竖立
如果宝宝的溢奶状况有如喷射状,且出生前一、二周较不明显,出生三周后才越发地严重,吐出量较多,并伴有奶块(但不伴有胆汁),宝宝的体重不增加甚至减轻,有可能是发生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在呕吐物中,是否含有黄绿色胆汁,那有可能是肠梗阻;●在呕吐物中,是否含有血丝或咖啡色的东西,那有可能是食道、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有剧烈喷射性呕吐的情况,也可能是脑部病灶引起颅内高压。脑膜炎可能引起吐奶,这时宝宝的头颅前囟会显得凸起。为防止宝宝溢奶,一般建议应让宝宝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后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发生。宝宝食道开口与气管的开口在咽喉部相通,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所谓的呛奶。量大时更会造成气管堵塞、不能呼吸,甚至危及宝宝的生命;量少时也很可能直接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宝宝呛奶时的紧急救助●在宝宝吐奶时,第一个步骤便是将宝宝直立抱起,接下来便是将宝宝的头,往左右任一侧倾斜,让奶水能顺利流出,千万不可让宝宝的头部向上仰起,否则奶水反而容易流入气管中!●平躺时发生呕吐,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把手帕缠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可能原因妈妈母乳喂养的时候,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一喝完奶后,宝宝哭、咳嗽、动得太厉害喝完奶后,就马上让宝宝躺下,预防手段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少量多餐刚喝完奶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或运动喂完奶,宝宝躺下时稍微抬高宝宝的头部约30~40度角,维持约30分钟。------------------------------------------------宝宝溢奶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像老话说的“喂奶喂多了、消化不良”?其实不是。医生说,宝宝溢奶是一种叫做“胃食管反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全,无法有效地阻挡胃内容物的反流,尤其是在喂奶后,胃内容量增多,压力增大,则更容易反流。因而,新生儿食后出现的溢奶,应该首先考虑是胃食管反流,也可进行胃食管的反流监测,以便确定食管反流的程度。小儿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偏高,国内报道新生儿检出率高达60%以上,其中有20%会出现溢奶、吐奶或呕吐等症状。虽然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期常被认为是生理性的,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可在12—18个月内消失,但如没有得到治疗,就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窒息以及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和贫血等)。所以,对于小儿胃食管反流,还是应该早期认识并加以治疗。对于溢奶频繁或伴有吐奶的婴幼儿,都应该选择体位、饮食和药物疗法。“体位治疗”是指当患儿睡眠时,适当抬高其头部,并使头部保持侧位;“饮食治疗”的要点是少量多餐,可增加喂奶次数,但每次不可喂得过饱(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入米糊,使奶汁粘稠);“药物治疗”则以胃动力药物为主,需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宝宝为什么吐奶吐奶与宝宝的消化道、生理特点和喂养方法不当有关。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蠕动比较慢,故食物容易淤积。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存放食物少。由于这几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宝宝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喂养不当的原因有:1.喂奶前宝宝哭闹或吃奶过急,极易吸入空气,当空气由胃内溢出时,将奶带出而呕吐;2.婴儿吸吮过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钟)或吸吮无奶,以至吸食过多的空气;3.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嘴孔过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过小吸食时间过长,以致吸入过多空气(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时奶慢慢滴出为宜,每瓶奶的喂食时间以不超过10~15分为原则);4.配方奶太烫或太冷;5.配方奶稀释过分或奶粉品牌经常更换;6.喂奶后就将新生儿放平或过多翻动新生儿等。改善宝宝吐奶的方法1.拍嗝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让气体排出来。只要减小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减轻吐奶、溢奶情况。2.体位疗法如果拍嗝有困难,那么就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3.饮食疗法增加喂奶次数,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喂奶后适当多抱一会儿宝宝,不要急于将他平放在婴儿床上,这样有助于减轻返流。不过,调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腹泻哦。4.药物治疗如果吐奶、溢奶严重,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不过,药物治疗是放在最后考虑的。小贴士当宝宝吐奶,并伴有发烧、咳嗽,或腹泻、腹痛时,应考虑宝宝患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肺炎、肠炎等疾病。感冒时,由于咳嗽的缘故,宝宝也常常出现呕吐症状。此时喂食应特别小心,因为感冒咳嗽会使呼吸频率加快,导致吐奶、溢奶,所以要注意呼吸和喂奶吞咽时的协调,尽量“少量多餐”。
慢性胃炎要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为首选而可靠的诊断方法。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可取病...
黄穗平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
李瑜元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般不会。消化性溃疡主要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多种因...
李瑜元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食物宜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热量充足,宜食牛奶、豆浆、动物内脏、蛋类、瘦肉、绿色蔬菜...
张华 主任医师 广州市中医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可以怀孕的,前提是必须先治疗为好。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
周永健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的。患者发病初期可采用药物及传统内镜治疗;如能坚持,一般来说能获...
周永健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繁忙,上班族不得不熬夜...
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过...
常吃这六种食品不仅能治疗便秘,还能达到减...
吃甜食最令人担忧的一点就是发胖,其实只要...
用两手按于两侧腹部,用手掌用力向中心推挤...
老人由于年龄增长,各种内脏器官机能下降,...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
人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显而易...
除了使用商店里出售的化妆品以外,我们还...
痤疮(Acne)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