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晗医生

丁邦晗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胸痛、头晕、失眠、自汗盗汗、呼吸困难、水肿、咳嗽、消渴等内科病症,包括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睡眠障碍及各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和中医药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个人介绍: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后备学科带头,急诊大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急诊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应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等。


       先后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马智教授、陈绍宏教授和陈镜合教授。中西医基础理论扎实,急诊急救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内科急危重症如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等。在急危重症的中医辨治时强调抓主要矛盾;重视疾病的核心病机,针对核心病机遣方用药;组方用方时强调遵守经方的同时结合时方,遵古而不泥古。


       在冠心病的诊治方面尤有心得,创新地提出了“危险证候”的概念。研究认为冠心病的危险证型是气虚证、血瘀证和痰浊证;冠脉介入后再狭窄的危险证型是痰浊证和血瘀证。“危险证候”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同。总结出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方――“三参连松饮”,并提出紧急心律失常处理的中西医策略。在心力衰竭的诊治中,结合中医药学的循证证据提出了以“芪苈强心胶囊”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作为急诊科主任,重视团队建设,提出“开始正确”作为急诊学科的基础临床思维。所带领的急诊团队能熟练使用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和急救手段,急救能力不仅在中医院名列前茅,综合急救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了西医同行的认可。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慢性病养生指导》系列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4部,参编教材5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参加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3项。获省部级奖项4项。热心传播健康和急救知识,多次受邀请到广东省内的多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进行健康讲座,受到广泛好评。

详细»

已解答问题
Q:

呼吸性酸中毒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

A:

你好,对于呼吸收酸中毒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病因,积极防治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病。根据情况可予吸氧、祛痰、解除气道痉挛等措施,给氧时氧浓度不能过高,以免抑制呼吸。经积极治疗后情况无改善者,可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详细]

Q:

可以到那些科室就诊呼吸性酸中毒?

A:

你好,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换气不足、乏、气促、紫绀、头痛胸闷、血压下降、突然发生心室纤颤、谵妄、木僵、昏迷等症状,就是需要去医院呼吸内科做动脉血气分析、血液电解质检查、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心电图、B型超声波检查、x线等检查确诊是否是呼吸性酸中毒。[详细]

Q:

如何区分呼吸性碱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

A:

你好,呼吸性看PaCO2正常35-45高于正常值是呼吸性酸中毒低于正常值是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看BE和HCO3-值BE正常±3之间高于3是代谢性碱中毒低于-3是代谢性酸中毒HCO3-值正常是22-27高了是代谢性碱中毒低了是代谢性酸中毒[详细]

Q:

呼吸性碱中毒不能吃什么?

A:

你好,就是不要吃碱性的食物就行了。这类食物主要有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详细]

Q:

呼吸性碱中毒期间,可以进行健身运动么?

A:

你好,不可以,呼吸性碱中毒期间是不能有健康运动的,不然这样机体会发生变化:⑴诱发心律失常:碱中毒时引低钾血症,后者可引起心律失常。⑵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严重有眩晕、耳鸣甚至意识障碍。⑶pH升高,致游离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所以肌肉出现抽搐或颤抖。⑷PaCO2下降,血浆pH升高,可使氧离曲线左移,氧与血红蛋白亲合力增高,加重组织缺氧。[详细]

Q:

呼吸性碱中毒应该注意什么?

A:

你好,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注意的事情是一是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能逐渐恢复。二是对过度通气的病人可给吸入含5%CO2的氧气。三是对癔症及神经质病人或精神紧张易激动者,可用较大的纸袋,罩于鼻、口上,进行再呼吸,以增加动脉血PCO2,刺激呼吸中枢,导入正常呼吸。[详细]

Q:

呼吸性碱中毒有生命危险么?

A:

你好,呼吸性碱中毒属于代谢性疾病,可以引起休克,严重时导致死亡。因此对于这个疾病一定要引起注意,一旦出现症状,一定要积极的调理治疗。[详细]

Q:

去医院做哪些检查可以查呼吸性碱中毒?

A:

你好,要确诊是否是呼吸性碱中毒,是需要去医院急诊科做动脉血气分析、血液电解质检查、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心电图等检查确诊的。[详细]

Q: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A:

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多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神志清、烦躁、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紫绀,肢端湿冷,少数患者皮肤比较温暖干燥,即高排低阻型休克;随着休克发展,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紫绀、尿量更少、甚或无尿;休克晚期患者可出现DIC和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详细]

Q:

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A:

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和体液因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抑制;凝血纤溶调节紊乱。临床上不同阶段的休克可分别以血流动力学异常、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或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详细]

Q: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A: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控制感染包括尽早处理原发病灶;改善全身情况,增强免疫力。补充血容量严重感染的病人,在休克未发生以前,已存在血容量不足,休克后血容量不足更为严重。早期给予碱性液,纠正酸中毒;使用糖皮质激素,提高应激能力,缓解毒血症症状;酌情使用心血管药物。[详细]

Q:

感染性休克平时如何预防呢?

A:

感染性休克预防首先要积极防治感染和各种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疾病,例如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腹膜炎等。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如及时止血、镇痛、保温等。对失血或失液过多(如呕吐、腹泻、咯血)的患者,应及时酌情补液或输血。[详细]

Q:

感染性休克如何进行护理?

A:

感染性休克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和体温,意识状态,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详细记录尿量.输液过程的护理.积极控制感染.心理护理。[详细]

Q:

感染性休克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A:

感染性休克检查乙醇胶试验、心电图、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白细胞计数、肾功能检查、尿常规、二氧化碳结合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详细]

Q:

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A: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详细]

Q:

严重感染性休克还有得救吗?

A:

严重感染性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病人都处于缺氧状态,维持呼吸功能非常重要,故需常规吸入氧气。保持病人安静,避免搬动病人。观察病人神志、皮肤色泽,定时测量体温、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入压及尿量等作为输液指导,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休克。[详细]

Q:

什么叫创伤性休克?

A: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暴力作用后,发生了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使患者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详细]

Q:

儿童和婴儿实施心肺复苏与成人有什么不同?

A:

你好:对于成人和儿童或婴儿的心肺复苏不一样的就是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手法和深度和人工呼吸吹气量的区别。目前国内外暂时对于儿童或者婴儿采用C-A-B的证据不是很多,包括205年新更的急救指南也只是维持采用C-A-B的急救步骤;包括单一或多施救的执行和流程都是和成人一样的,对于胸外按压的量,无论是儿童或是婴儿,胸外按压的速率跟成人一样,为00-20次/min(大约在5~6s完成30次按压)(此数据为2...[详细]

Q: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有哪些?

A: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首先就是要专人护理,密切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还要记录尿量,观察皮肤温度、色泽等,另外要建立静脉通道,最好是2条通道以上,以利于快速补液,记录好出入量。还要把患者的头躯干太高20-30度,下肢太高5-20度,有利于改善回心血量。[详细]

Q:

失血性休克的危害?

A:

失血性休克是常见的休克之一,危害就是会危及生命。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冰凉、湿冷(常常有花斑),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外周静脉不充盈,颈静脉搏动减弱,尿量减少,神志改变,血压下降等。[详细]

新闻 养生 育儿 美容 两性 饮食 心理 减肥 妇科 男人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