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你好,心室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临终前,若不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室搏动即可导致死亡。临床表现为心搏及血压听不到,脉搏消失,叩击胸部有时可恢复其窦性心律。除非已确定其原因明显是可逆性的,否则对心室纤颤的病人通常都应作电生理检查。[详细]
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你好,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之间。祝你健康![详细]
心室纤颤是怎么回事?
你好,引起室颤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室颤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非心源性室颤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等。祝你健康![详细]
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心室纤颤,也简称为室颤,是发生心脏骤停,也可以说猝死的前兆,是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出现异常,导致心肌快速的不协调的乱颤,是一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抢救,很容易导致猝死或死亡。如果发生心室颤动,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或者电除颤。[详细]
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心室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一般濒死的人会出现这种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前期就是大多数出现心室纤颤。出现心律纤颤,要及时电复律治疗,不然很快就会出现心脏骤停死亡。心室显颤一般是心脏气质性病变引起的。心室显颤可以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不能有效排血,可以引起全身器官缺血缺氧。[详细]
请问心室颤动症状表现是什么
心室颤动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发生心室颤动时,说明心脏已经不能正常的进行收缩,会导致心脏射血的量瞬间减小,血压会突然的下降,患者往往会表现为突然的意识障碍。这是临床上的一种疾症,需要快速的给予电除颤治疗。心室颤动是临床上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而且死亡率比较高,大多数人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详细]
心室纤颤有哪些表现和诊断?
你好,室颤的心电图特征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0.5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f-f之间无等电位线。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应注意区别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所引起的心室纤颤。易引起室颤的七种药物洋地黄强心药:服用本品[详细]
心室纤颤是怎么回事?
你好,引起室颤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室颤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非心源性室颤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等。[详细]
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你好,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之间。[详细]
心室纤颤的发生机制及应对措施是什么?
心室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脏结构异常、药物影响、遗传性心律失常等。1.心肌缺血: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代谢紊乱,电活动异常,易引发心室纤颤。2.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镁等离子失衡,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3.心脏结构异常: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破坏了心脏正常的电生理结构和功能。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抗心律失[详细]
心室纤颤有哪些表现和诊断?
你好,室颤的心电图特征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0.5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f-f之间无等电位线。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应注意区别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所引起的心室纤颤。易引起室颤的七种药物洋地黄(强心药):服用[详细]
心室纤颤是怎么回事?
你好,引起室颤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室颤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非心源性室颤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等。祝你健康![详细]
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你好,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之间。祝你健康![详细]
心室纤颤应如何进行诊断检查
心室纤颤的诊断检查通常包括心电图检查、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等。1.心电图检查:这是诊断心室纤颤的关键方法。其特征为 QRS 波群与 T 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规则的颤动波。2.临床表现观察:患者往往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3.实验室检查:如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4.心脏超声检查: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详细]
心室纤颤应采取哪些有效治疗手段
心室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猝死。治疗方法包括电击除颤、药物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基础疾病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1. 电击除颤:这是终止心室纤颤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向心脏释放短暂的电流,恢复正常心律。2.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等,以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恢复正常节律。3.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对于反复发作或高危患者,可植入该设备,在发生心室纤颤时自动[详细]
心室纤颤有什么症状
心室纤颤的临床表现心搏及血压听不到,脉搏消失。叩击胸部有时可恢复其窦性心律,通常必须进行心外按压和同步直流电除颤,并同时进行人工通气。[详细]
心室纤颤需要进行哪些检查项目
心室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电解质检查、动态心电图等。1.心电图:是诊断心室纤颤的关键检查,能直接显示心律失常的特征。2.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查看心室大小、心肌厚度等。3.心肌酶谱: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4.电解质检查:了解血钾、血钙等水平,异常电解质可能诱发心室纤颤。5.动态心电图:能长时间监测心[详细]
心室纤颤是什么病?
你好,心室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临终前,若不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室搏动即可导致死亡。临床表现为心搏及血压听不到,脉搏消失,叩击胸部有时可恢复其窦性心律。除非已确定其原因明显是可逆性的,否则对心室纤颤的病人通常都应作电生理检查。[详细]
心室纤颤应采取哪些有效治疗措施
心室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电击除颤、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植入式除颤器以及病因治疗等。1.电击除颤:这是终止心室纤颤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向心脏释放短暂的电流,恢复正常心律。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等,以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3.心肺复苏:在等待除颤设备或药物起效期间,进行心肺复苏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4.植入式除颤器:对于反复发作或高[详细]
心室纤颤是怎么回事
你好,心室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临终前,若不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室搏动即可导致死亡。临床表现为心搏及血压听不到,脉搏消失,叩击胸部有时可恢复其窦性心律。除非已确定其原因明显是可逆性的,否则对心室纤颤的病人通常都应作电生理检查。[详细]
心室纤颤应采取哪些急救和治疗措施
心室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危及生命。治疗包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除颤、使用药物等。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导管消融术、安装心脏起搏器等。1. 立即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2. 除颤:使用除颤器进行电击,恢复正常心律。3. 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可通过静脉输注补充钾离子、镁离子。4. 药物治[详细]
心室纤颤应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诊断
心室纤颤的诊断通常依据心电图表现、患者症状、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等。包括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心脏听诊、实验室检查等。1.心电图特征:心室纤颤时心电图表现为 QRS 波群与 T 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规则的颤动波。2.临床表现:患者常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3.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易导致心室纤颤的基础疾病。[详细]
请问心室纤颤症状表现是什么
你好,心室纤颤的临床表现:心搏及血压听不到,脉搏消失。叩击胸部有时可恢复其窦性心律,通常必须进行心外按压和同步直流电除颤,并同时进行人工通气。[详细]
心室纤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心室纤颤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触电、心肌病等。1.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坏死,影响心肌电活动,导致心室纤颤。2.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等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恶化为心室纤颤。3.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可使心肌兴奋性异常,引发心室纤颤。4.触电:强大电流通过心脏,干扰正常心电活动,造成心室纤颤。5.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详细]
大夫你好!请问老人心室纤颤是怎么回事,严...
你好,您说的应该是心房纤颤吧,简称房颤。心室纤颤是很严重的心律失常,一般在病人死亡终末期会有。房颤是因为心脏起搏的地方跟正常不一样,造成心跳不规则。如果是初次发现房颤,建议住院治疗,使用纠正房颤的药物,如果纠正不过来就转为持续房颤,需要服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了。平时需要避免劳累、激动,控制好血压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