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崴个脚,命没了!这个习惯很危险,很多人却天天在做……

2024/1/17 18:10:17 举报/反馈

几年前,家医君曾经看过一则新闻:一位中国日报的年轻记者,因为崴到脚,几天之内就陷入昏迷了,12天后就离开了人世。

令惋惜的同时,很多人也不理解,不过是崴个脚怎么命就没了?最终医院的诊断结果表明,该位记者是死于肺栓塞。

医生专家解释,病人下肢骨折后,会被要求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限制活动,加之局部炎症及水肿,引发肺栓塞的案例并不罕见。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情况,那便是久坐不动引发肺栓塞而致命。

久坐不动为什么会引发肺栓塞?

肺栓塞跟心梗塞、脑梗塞类似,都是因为血栓阻塞重要脏器的血管,造成供血供氧阻断,进而引发对应器官的梗死。据临床数据,有近90%的肺栓塞源于下肢静脉。

医生专家解释,下肢静脉血液要回到心脏像似爬山,需要克服重力作用,当人们行走时,双腿的肌肉组织会有节奏地挤压、辅助,下肢长期静止,血液就可能停滞并积聚成块状,只有持续地活动才能防止其黏成团。

久坐不动使血管内聚成血块,突然站立会赋予血块向上的动能,塞住肺部的静脉血管,导致大面积肺组织坏死,继而引起心脏及大脑的缺氧、损伤,严重可危及性命。

对于病患而言,肺栓塞发生常会伴随突发的胸闷及胸痛,如果突然出现上述情况,不妨回想下自己最近是否有长途旅行、久坐久躺等情况。就肺栓塞来说,孕产妇、长途旅行者、久坐工作者都是高危人群。

另外,肾功能异常的病人及有服避孕药习惯的女性由于血液相对容易结块,形成血栓,所以也要特别重视。

那么,血栓具体是怎么形成的?

体内的血液并不仅是充盈在血管中的普通液体,除了运输营养成分、代谢废旧物质等输送作用外,它还有一定的修补功能。当血管出现损伤时,血液中的凝血成分会被激活,在损伤位置凝聚成血块阻止进一步出血。正因如此,正常人每次小血管破裂出血都能被及时阻止。

但血块的形成,并不是每次都在需要的时候。假如身体出现议程导致血管内壁粗糙、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速减慢或形成漩涡,就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血块,这便是血栓。

哪几类人更容易被血栓“盯上”?

任何人的体内都可能形成血栓,有特定危险因素的人群风险更高。特别提醒以下的六类人,应引起重视:

久坐、久卧、缺少运动的人。比如每日坐班超过8小时的白领,长时间不活动会让血流减缓,引起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

超重或肥胖的人。体重超标的人群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大,下肢血液流动起来的难度就越大,如果这类人有久坐久卧习惯,情况可能更严峻。

年过60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会逐步衰退,血流速度本来就比较慢,因而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之一。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女性怀孕后,因为腹腔压力大会压迫到周围血管,造成血流瘀滞,哺乳期女性卧床时间较多,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骨折病人及刚做完手术的人。骨折会损伤血管,刺激局部凝血,增加栓塞的风险;做完手术的人活动会受到限制,更容易发生血液瘀滞,形成血栓。

“生命在于运动”,保持规律的锻炼习惯,是防止血栓形成的有效办法。即使是需要卧床休养的人,也应在医护指导下适度开展肢体活动,不然就可能像开篇新闻里年轻记者一样。

(责编:冼仪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