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科学?5个时间点监测,血糖状况一目了然

2023/8/21 10:06:31 举报/反馈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控制和治疗。为了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到来,监测血压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除了定期去医院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外,在家用血糖仪测量血糖也很有必要。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测量血糖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以下5个时间点,分别有自己的测量意义,要谨记在心。

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科学?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八个小时没有摄入任何能量的血糖值,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可以在清晨醒来保持空腹状态下,采集指尖血测量,前一晚进食不要太晚,不要吃的过多、过油腻,最好可以保持十个小时的空腹时间。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指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血糖可以直观的反应出一餐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可以用来评估控制饮食对血糖控制的效果。虽说是餐后两个小时血糖,但计算方法不是用餐结束后,而是吃第一口食物时就开始计时,两小时之后测量血糖。

3、睡前血糖

睡前血糖是晚餐后、入睡前测量的血糖,目前没有正常水平的标准,一般参考空腹血糖的标准范围。之所以有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测量睡前血糖,除了评估晚餐对血糖的影响之外,还可以提前发现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便于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意外出现。

4、凌晨血糖

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凌晨血糖,也就是半夜2-3点的血糖值。虽然需要定闹钟起夜去测量血糖,但是有时是很有必要的。有的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过低,在早上就会出现空腹血糖高的情况,这种情况的空腹血糖高,叫做反应性高血糖。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总是在睡梦中出现血糖低的情况,就很危险。

5、特定时间血糖

以上是4个固定的时间段测量血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特定时间血糖。主要有两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在运动前后,以便了解运动带来的血糖变化是否是我们想追求的,是否出现了运动不足、运动过度等问题。第2种情况就是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尤其是在有头晕、心慌、出汗,饥饿、面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的时候,要尽快测量血糖,看是否是低血糖找上门。

测量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每次去医院测量血糖是不现实的,购买一台质量好的血糖仪很有必要。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在正确的时间测量血糖,并且认真记录,能够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以便调整控糖计划。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与高血糖,怎样治疗才是最科学的啊?

你好,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肯定会有高血糖,科学的治疗最好能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原因如是糖耐量不好还是胰岛素分泌功能差的原因,可以做胰岛素分泌试验明确诊断后再协助用药。 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肯定会有高血糖,科学的治疗最好能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原因如是糖耐量不好还是胰岛素分泌功能差的原因,可以做胰岛素分泌试验明确诊断后再协助用药。

Q:糖尿病治疗治疗

你好,糖尿病治疗的所谓五驾马车主要指的糖尿病的治疗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而是一个综合治疗。那么综合治疗它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其中饮食控制主要是控制总热量,要求进食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膳食。目前最为领先的方法是茶疗。神农氏尝过百草中毒,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可从中得知,茶是具有一定的药性的。砖牌养生茶根据药食同源的的理念,选用18种名贵草药与佛禅藏方配伍,取药物之性,饮茶之味,两者配合,起到茶借药力,药助茶功的协同作用。对降低血糖有着很好的疗效。砖牌养生茶在学术期刊、市场推广文献中可以经常见到,相关报道颇多。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则是通过学习了解糖尿病知识,懂得如何把治疗融合入日常生活中,怎样观察血糖、尿糖控制饮食何时应寻求医生的帮助等。充分的教育可促进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Q: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治疗: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1.2型糖尿病的一般治疗:(1)糖尿病知识教育;(2)饮食治疗;(3)运动疗法。2.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治疗;(2)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标准住院日为≤14天。2型糖尿病应注意:1.必须符合第一诊断。2.当患者没有具有其他疾病或是所患疾病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2型糖尿病的选择用药:1.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3.对症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2型糖尿病的出院标准:1.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2.降糖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无低血糖事件发生。3.完成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并开始对症治疗。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