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频道老年生活

老年人需要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转载 09月25日 来源:光明网

每天晚饭后,跳上一两小时的广场舞已成为市民董彩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董彩云今年62岁,退休前是我市一家事业单位的会计。没什么爱好的她突然闲下来,顿时觉得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看到邻居们三三两两结伴去跳广场舞。她也跟着去跳了几次。

“跳着舞,感觉自己年轻了,身子也轻了,心情特别好。”董彩云说,自从迷上了跳舞,她感觉自己比以前有活力多了。

如今,广场舞在各地呈流行趋势,最大的参与群体当属中老年人了。每当清晨或者傍晚,公园里、社区里、街道边……处处都能看到伴着音乐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几乎成了城市一道独特景观。对此,心理咨询师刘晓燕认为,广场舞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面貌,缓解他们面对晚年生活的焦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单一的文娱方式也有所局限。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也出现多样化的特点。

在鸿溪社区,58岁的居民秦惠莲除了喜欢跳舞,还特别喜欢京剧和书画艺术。退休后,她参加了社区的京剧社、书画班、舞蹈团。“每天和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一点也不寂寞。”她说。

在玉泉社区,老人们自发成立了合唱队,平时一起练习唱歌。浓郁的文娱氛围激发了老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热情。

在很多新建社区,都建立了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设置了乒乓球室、台球室、歌舞排练室、棋牌室等,为老年人服务。但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在很多老旧小区,老年文化活动缺组织、缺设施的情况仍然存在。

“如果不去跳广场舞,我们还能干什么呢?”住在桥东区一处老旧社区的张大妈告诉记者,现在的文化、休闲场所,除了图书馆、公园不分老幼,其它文娱场所几乎全被年轻人占领。

即便跳广场舞,老年人也面对着场地少的难题。在桥西某社区,老年居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空闲场所跳舞,却因为噪音问题被投诉。

全国老龄办201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目前老年文化建设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能完全适应。老年人文化氛围不浓;公共文化设施为老人服务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满足不了老年人精神需要。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为满足老人们的这种需求,引导是关键。

他说,拿老年合唱队来说,这种兴趣的准入门槛比较高,老人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在兴趣的引导上可建议简单易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老年消费群体属于价格敏感群体,市场化的文化消费定价太高,老年人会望而却步。让老年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政府要加大投入,社会各界也要主动作为。在城市建设上,相关规划应突出老年文体设施的重要性,比如增加一定规模的老年会所等。市场主动接近老年群体,可开展老年旅游团、主题频道。让更多的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健康、充实、幸福地安度晚年。

(责编:邹春媚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