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少精症的保健口诀要牢记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2/19 8:16:03 举报/反馈

少精现象日益渐多,除了身体疾病的干扰外,日常的不良习惯也是其中的元凶。那么出现少精现象,如何通过食疗进行调补呢?下面一起看看文中介绍的少精患者食补调理要点吧。

贝类食物补充锌

男性精液本身含有很高浓度的锌,如果锌长期摄入不足,将会造成精子稀少和睾丸萎缩。因此,在饮食时,要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尤其是元素锌(富含锌的食品多以贝壳类动物为主)。比如牡蛎、生蚝等。

适量的优质蛋白物

蛋白质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比如瘦肉、鸡鸭、蛋类、鱼虾、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要均衡摄入。同时,在饮食时,也要增加些含性激素的食物。比如羊肾、猪肾、鸡肝,这类食物能促进精原细胞分裂和成熟,对生精很有益处。

谷类坚果补维E

维生素类可为精子提供原料、促进精子生成、保持性器官不受侵害等作用。其中,维生素E与生殖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具有防止性器官老化,增强精子活力的多种作用。因此,在饮食中,可吃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比如谷类、小麦胚芽油、棉子油、绿叶蔬菜、蛋黄、坚果类、肉及乳制品中,均含量丰富。

温馨提示:戒除烟酒没商量

研究发现,吸烟者精液中精子浓度均匀值为2500万个/毫升,明显地比不吸烟者的浓度6300万个/毫升低得多,精子活动能力也明显降低。酒精直接作用于性腺会降低睾丸酮的产生速度,引起雌激素增多,不仅导致阳痿,而且也影响精子的产生。所以,少精症患者平时要戒除烟酒。

少精症有碍生育,保健口诀巧相助

少精症有碍生育,保健口诀巧相助:少精症,亦称精子减少症,或精子稀薄症。精子功能与其正常形态结构密切相关。精子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成熟精子形似蝌蚪。作为男人,要想让自己的“小蝌蚪”健康强壮,不妨记住下面的“三字经”。

1、除嗜好:肾精不充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以补益肾精。

2、勤运动: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可延缓人的衰老,同时又可增强人的青春活力。

3、适劳逸:劳逸要适当,勿过劳。

4、疗疾病:有病早治,病久病重容易伤肾。

5、宁心神:要神态安定,心情淡泊。

6、洁外阴:搞好个人卫生,内裤不宜过紧。

7、慎药石:不可随意滥服补肾壮阳药。

8、节性欲:要控制情欲,贵在节、少、和。

9、和七情:要使七情调和,太过则伤精。

Tips:少精症是精液中精子的数量低于正常健康有生育能力的男子。由于近年来人类精子的质量随环境、雌激素类毒物的污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呈下降趋势。现在认为精子数目每毫升少于2000万为少精子症。但临床上常伴有精子活率低,前向运动能力差以及精子畸形率高等改变,此时称之为少弱精子症,少精子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男性不育的病症。

以上是少精症保健的三字口诀,不知大家是否掌握了呢,切记生活中好习惯与饮食对于少精症的调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责编:李嘉欢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医治男性不育少精症

您好,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毫升者为少精症,一般将少精症分为特发性少精症、原发性少精症和继发性少精症,造成精子生成减少或形态、活动异常的原因,除先天性无精子症和精子缺少症外,后天因素主要有:阴部温度较高,营养失调,烟酒损害,药物损害,疾病及睾丸损伤等,精子的质量数量直接影响着孕育的情况,建议您最好是不要盲目用药,及早到医院做一下相关验出,了解具体病因后再采取正规的医治措施,祝您健康

Q:咨询男性不育专家,少精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的

女士您好,一般情况下,正常男子射精的精液里精子的数量少于每毫升2000万就称为少精子症。男性射精精子量过少就会使女方的受孕率大大下降。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变也是少精的症状表现。生殖系统炎症感染是造成少精症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会并发隐睾炎、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异常、生殖道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等生殖炎症。少精症患者自然受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即便是程度较轻的少精症患者,其精子的数量也远低于正常男性,所以少精症患者的自然受孕机率并不乐观。少精症是造成男性不育或生育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少精的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营养补充及对可能诱发少精的疾病治疗等。建议去专科医院做详细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Q:是什么原因导致男性不育少精症的

少精症就是男性的精子数过少,正常男性的精子中精子计数在每毫升6千万以上,如果经3次以上的精子验出,精子的密度均低于每毫升2千万时,就称为少精症。少精症会导致女人的怀孕率下降,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具体引起少精症的原因有:隐睾,泌尿系统感染,内分泌异常,染色体异常,精索静脉曲张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