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降低肺癌发病及死亡率?

转载 来源: 科技日报 2013/1/18 10:25:38 举报/反馈

  中国人,每分钟有6人确诊患癌。这个让人有点心惊肉跳的消息,近日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近日,以国家癌症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名义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全国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发病率无论男女,城市均高于农村。年报数据来源于全国24个省的72个肿瘤登记处收集的癌症发病死亡资料,覆盖8500万人口。

  每分钟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年报披露,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估计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人—8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

  从年龄段上看,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城市和农村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40岁之前:肿瘤的发病在非常低的水平,但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肿瘤近年来出现年轻化趋势,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

  40岁至44岁: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有个升高陡峰,比之前几乎翻番,达到154.53/10万。也就是说,人到40岁之后,体检时要开始重视肿瘤。

  60岁以后:报告说,肿瘤总体来说,是个老年性疾病,年过60岁后癌症发病率超过1%,在80岁左右达到高峰期,如果能延年到85岁之后,肿瘤发病就明显下降了。

  肿瘤专家认为,与传染病相比,肿瘤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危害更大,人人需要有防控意识,一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二是减少各种环境污染,三是加大投入,早诊早治。

  肺癌居肿瘤发病及死亡第一位

  从病种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分析指出,从近20年登记数据来看,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如全国肿瘤发病率1989年仅为184/10万,但去除老龄化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

  另外,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监测数据也显示,2010年肺癌位居北京市户籍人口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1位,在女性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2001—2010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全市新发癌症患者中有1/5为肺癌患者。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肺癌死亡率达48.9/10万,亦居“众癌之首”。不仅如此,35岁以上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上升加速;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北京的肺癌患者男女比例为172∶100。

  针对中国肺癌发病为什么一直居高不下这一问题,陈万青解释说,肺癌的发病病因至今不清晰,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下降的趋势。如在加拿大,1988年以来肺癌发病率开始下降,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后也开始下降。在这当中,控烟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而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业不分离,城市污染,工业化进程都造成了肺癌高发;另外,就是人口的老龄化。浙江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9岁,肺癌中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最高。

  我国尚无一部国家级无烟立法

  早在2007年前,一个巨大的霓虹灯牌就矗立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的会场中,这便是俗称的“死亡钟”——上面的数字每8秒就会跳动一下,代表着又一个生命被烟草无情吞噬。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至少400万人死于和香烟有关的各种疾病,相当于每8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

  如今,“死亡钟”上的数字依然无情地跳动着,预计到2030年,它将显示到1000万以上……

  值得庆幸的是,为终止“死亡钟”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控烟大军”中。

  丹麦:2007年,政府对所有公共场所下了“禁烟令”;

  美国:2013年1月1日起美国各州开始实施各种控烟规定;

  韩国: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所有国家公园都被指定为无烟区。被发现吸烟的游客将被处以10万韩元的罚款,相当于价值40包卷烟的罚款。被发现在相同区域重复违法的人,可被处以高达30万韩元的罚款。

  澳大利亚:从2013年1月7日开始,禁止在游戏场、公共汽车站、运动场、游泳池和所有公共建筑物的入口处吸烟。

  2007年8月27日,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桂华表示,为履行世卫《烟草控制框架条约》,中国将从2011年1月起,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及相关的促销赞助活动。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将在2011年1月9日起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是,五年过去了,我国控烟政策履约得分仅为37.3分(百分制),离及格线相差甚远。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教授表示,我国控烟履约执行十分不利,控烟五年效果微弱。

  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禁烟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链 接

  美国肺癌患者发现多在早期

  2012年,美国与荷兰研究人员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据测算,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各地推行的控烟措施让全美在1975年至2000年间减少了近80万肺癌死亡病例。

  “在我国发现肺癌80%已经是晚期,而美国的肺癌发现率70%—80%是早期。”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旦临床确诊为肺癌,70%—80%的患者属于早期,可获得微创手术根治性治疗,而在我国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确诊后80%左右都是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

  支修益认为,美国肺癌患者发现多在早期,与他们国家倡导的定期体检、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有关。具体来说,有20年烟龄的烟民、有肿瘤家族史等肺癌高危人群的信息会被详细记录在社区健康档案的电脑上,相关医疗机构人员会定期提醒这类人群做肺癌筛查。

  另外,美国和欧洲制定的肺癌临床诊疗规范,不但有专业版,还有面向肺癌患者和家属的《肺癌临床诊疗规范-科普版》。肺癌患者可通过科普版先了解诊疗流程和相关科普知识,如果医生在诊疗中没有按照诊疗规范做,患者和家属能够及时发现并提出疑问。支修益教授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我国肺癌患者及家属也应掌握肺癌的相关知识,以方便与医生沟通,使治疗顺利开展。

  在“控烟与中国未来”的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烟草相关疾病每年造成约120万人死亡。报告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到2030年,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将突破350万人,比2005年的120万人高出两倍多。

  “目前中国的吸烟问题,就像是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健康风险。”

  支修益强调,肺癌高危人群,比如年龄在45岁以上,烟龄在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以及处于肺癌高发地区的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胸部体检。

肿瘤频道更多热文推荐》》》

细数那些容易“恋星”的癌症

乳腺癌低龄化6诱因 7妙招来狙击它

每天步行90分钟可防癌 乳腺癌预防=饮食+锻炼

微波炉致癌无根据 微波炉使用谨记3点

爱吃酸菜食管癌易光顾 饮食如何预防食管癌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浙江省中医院看肺癌肿瘤治疗

您好,“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疗法”针对肺癌、胃癌、肝癌、肠癌、脑瘤、肾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贲门癌等其他常见癌症人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Q:各种癌症的早期症状。 如何预防各种癌症?(专家回答。赏80分)

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其治愈率可达65%以上。要作到早期发现,就应了解哪些是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伴有胸痛,应怀疑是否患有肺癌。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白带增多,伴有血性或恶臭时,应怀疑有无子宫颈癌。消瘦、肝区疼痛等症状,怀疑有无肝癌、胃癌。 乳房出现无痛性的实硬肿块,考虑到有无乳腺癌。

Q:常见癌症是可预防的吗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于今年2月26日发布长达200页的《癌症预防政策及行动》,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由23位世界著名的专家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写成,提出了建议。该文件统计了各国资料,认为常见的12种成人癌症中,在高收入国家(如英美),有1/3是可预防的,而在低收入国家(如我国),约1/4是可预防的。此数字还不包括禁烟的结果,单独禁烟就可减少癌症的1/3。不过因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这两个数字并不能简单的相加。

经过控制饮食、加强活动及保持体重后,在我国可预防癌症:食管癌44%、口腔咽喉癌44%、肺癌38%、子宫内膜癌34%、胃癌33%、乳癌20%、结直肠癌17%、胰腺癌14%、肾癌8%、肝癌及胆囊癌各6%,总计平均约27%,如以全部癌症计为20%。而在英美,则预防子宫内膜癌可各达56%和70%、结直肠癌43%和45%、乳癌42%和38%等,总计平均各为39%和34%,如以全部癌症计为26%和24%。

未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发病率骤升、人们活动更少而且吃精加工和能量密集的食物和饮料越来越多,癌症的发病率将大幅度上升。但通过此研究,可以认为癌症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此报告对政府、企业、学校、媒体及各机构提出了促进健康的各种建议。如①新的道路规划应鼓励走路及骑自行车;②政府及学校食堂应提供健康饮食,自动售货机无不健康饮食;③学校应积极加强体育活动;④食品及饮料工业对健康食物的定价应低于其他产品,停止对儿童推销含糖饮料及不健康食物;⑤政府应配合联合国从法律上支持母乳哺育;⑥媒体宣传应促进癌症预防并减少可能误导观众的内容;⑦医务人员应宣传健康知识包括癌症预防等。

至于我们每个人应当怎么办?2007年11月WCRF发布了500多页的《食物、营养、体力活动与癌症预防》的报告,提出了以下10个方面:


1.保持正常体重,尽可能瘦一些。正常体重范围为BMI18.5~25公斤/m2,要求21岁到达此范围后体重及腰围不再增加。


2.要有体力活动,至少每天活动30分钟,参加健身锻炼,少静坐,如看电视。


3.少吃能量密集食物,这是指100克能产225~275大卡的食物,如多油脂、加糖及/或低纤维食物。少吃快餐,不吃含糖饮料。


4.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类(如粗粮)及豆类,非淀粉蔬菜水果每日>400克。


5.少吃动物食物,如红肉(猪、牛、羊肉),每周<500克,不吃加工的肉类(如腊肉、咸肉、火腿等)。


6.如果饮酒,男性每日<25克酒精,女性每日<15克酒精。


7.少吃咸的及用盐加工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每日食盐<6克。


8.不用保健品来“防癌”。

以下2条是对特定人群的。


9.母亲及婴儿最好用母乳哺育直到6个月,以后再加其他液体及食物。


10.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应该按癌症预防的各项建议去做。


除以上各条外,禁烟(包括二手烟)是应该做到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发生癌症的机会,不会完全消灭癌症。因有些因素(如遗传因素)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以上资料说明高收入国家预防效果较好。这与文化水平、认识及措施都有关。但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经济水平并不比高收入国家差多少,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预防更多的癌症。此外,癌症的治愈率与早发现、早治疗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得了癌症,早期治疗预后也是好的,所以定期全面的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