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寒 |
药味 | 辛 | 苦 |
归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果实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melianone)、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ol),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acetyltoosendantriol),21-O-甲基川楝子五醇(21-O-methyltoosendan-pentaol)。 | |
用法用量 | 根、果3~5钱;根研粉,每服5分。 |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行气止痛炒用,杀虫生用。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忌服。《纲目》:茴香为之使。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根:理气止痛,祛风活络。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果:补血养肝。用于头晕,心悸,视力减退。 | 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