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寒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胃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果含瓜氨酸(citrulline)[1],粗氨酸(argi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胡芦巴碱(trigonelline),腺嘌呤(adenine),维生素(vitamin)B和C,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茂聚糖(pentasan)[2],甘露醇(mannitol)[3]等。还含α-、β-胡萝卜素(carotene),β-胡萝卜素5,6-环氧化物(β-carotene-5,6-epoxide),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叶黄素(lutein),蒲公英黄素(taraxan-thin),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黄体呋喃素(luteoxanthin),异堇黄质(auroxanthin)[4]。又含葫芦苦素B(cucurbitacinB)[5]. | 含吲哚甙、针状结晶物(即板蓝根结晶甲、乙、丙、丁)、硫酸钾。 |
用法用量 | 内服:蒸煮或生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 9~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
注意事项 | 凡患气滞湿阻之病,忌服。1.《纲目》:多食发脚气、黄疸。2.《随息居饮食谱》:凡时病疳疟,疸痢胀满,脚气痞闷,产后痧痘,皆忌之。 | |
临床应用 | 1.《滇南本草》:横行经络,利小便。2.《纲目》:补中益气。3.《医林纂要》:益心敛肺。4.《中国药植图鉴》:煮熟用纸敷贴干性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患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 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传染病。 |
功效主治 | 解毒消肿。主肺痈;哮证;痈肿;烫伤;毒蜂螫伤 | 清热解毒,解心胃热毒。流感、热病发斑、扁桃体炎、腮腺炎、流脑、肠炎、菌痢,但主要用于大头瘟、颜面丹毒和腮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