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寒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肾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皂甙、龙葵碱、甾类生物碱。有祛痰、镇咳作用。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 | 用量9~15g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
功效主治 | 和中,解热,止烦渴。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②《纲目》:解热,和中,劳热人宜煮食之。③《医林纂要》:解面毒,和筋养血,去瘀。④《随息居饮食谱》:解热,止渴,消烦。 | 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用量9~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