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苦 | 苦 |
归经 | 肝经 | 脾经 |
主要成分 | 含白鲜硷、白鲜脑内酯、固甾醇、粗皂甙等。 | |
用法用量 | '1.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2.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3.《雷公炮炙论》:凡使甘草,须去头尾尖处,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锉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又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4.《纲目》: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5.《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
注意事项 | 虚寒证忌服。 | |
临床应用 | 主要治疗由“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 | |
功效主治 | 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湿热疮毒,风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痛。 |